[实用新型]一种变电所直流系统纹波电压和母线电压监视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7348.6 | 申请日: | 2007-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18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戴春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9/25;G01R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06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所 直流 系统 电压 母线 监视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测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电所直流系统运行状态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发电厂及变电站(所)中各种电气设备的操作、控制、保护、信号及自动装置,都需要有可靠的供电电源,由于这种电源特别重要,所以一般都专门设置,通常又称其为操作电源。
大中型发电厂及变电站(所)主要采用直流操作电源(亦简称直流系统)。
直流系统是发电厂、变电站(所)的重要设备系统,在正常运行和事故情况下都必须保证不间断地供电,并满足电压质量和供电能力的要求。
直流系统事故,特别是直流电源中断,必将对厂、站(所)主设备造成严重损坏,对电力系统造成极其严重的事故和巨大经济损失。
由于过去直流系统的工作质量仅仅只能从“母线电压”一个参数来判别,在特殊情况下若监控装置发生故障,往往使得直流系统失去监控,实际运行中直流系统的电源质量往往由于充电装置发生供电质量问题导致蓄电池提前失效、直流系统重要负载设备发生误动等,由于缺乏技术手段监视从而造成直流系统瘫痪,因而只能等事故发生了再去处理,但已经造成不良或严重后果。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直流母线电压中交变分量(即纹波电压)的大小,对其供电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很多情况下,纹波电压的突然性或趋势性增加,往往意味着直流系统部件出现了损坏,是直流系统发生供电质量故障的先兆。
现有对直流系统供电质量的监测手段,通常只能监测母线电压的大小或高低,不能测量或监视母线电压中的纹波电压及其变化范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电所直流系统纹波电压和母线电压监视继电器,其在对直流系统母线纹波电压进行测量和显示的同时,兼顾了对直流系统母线电压的监测,实现了对直流系统双重化的监测功能,起到了一机双用的效果,为直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更加有效的保障,减少了监测装置的数量,有利于节约购置、运行成本和系统维护/维修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变电所直流系统纹波电压和母线电压监视继电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母线电压取样电路、第一V/F变换电路、A/D变换电路、设定/选择电路、CPU电路和显示电路,其特征是:设置与母线电压取样电路连接的超压/欠压试验电路;在母线电压取样电路和A/D变换电路之间设置依次连接的隔直电路、第二V/F变换电路和切换电路,母线电压取样电路经隔直电路与第二V/F变换电路连接,第一和第二V/F变换电路的输出端经过切换电路择一地与A/D变换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在母线电压取样电路和第一V/F变换电路之间,设置第一放大/整型电路;在所述的隔直电路和第二V/F变换电路之间,设置第二放大/整型电路。
进一步的,CPU电路经其通讯端口与上位仪表或上位机连接。
其隔直电路为电容隔直电路;第一、第二放大/整型电路为线性放大电路;第一、第二V/F变换电路为电压/脉冲转换电路;A/D变换电路为模拟/数字变换电路。
其CPU电路为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或嵌入式PC机。
其显示电路为数码管式或液晶式显示装置。
具体的,所述的母线电压取样电路与超压/欠压试验电路和第一V/F变换电路连接,同时经过隔直电路与第二V/F变换电路连接;第一和第二V/F变换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CPU芯片的I/O端口对应连接;CPU电路的I/O端口分别与A/D变换电路的I/O端口对应连接;A/D变换电路的I/O端口分别与显示电路的I/O端口对应连接;在A/D变换电路的I/O端口,分别依次设置过压限值设定、欠压限值设定、过压次数显示、欠压次数显示和放电按钮电路;CPU电路的I/O端口,分别经过电阻与发光二极管对应连接,构成信号显示电路;CPU电路的I/O端口,分别经过电阻和三极管,与信号继电器对应连接,构成信号输出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超高压输变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34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施工升降机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轿厢防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