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度反馈型的干冻磨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7167.3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03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朱黛茹;徐汉新;严隽藩;陈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00 | 分类号: | B24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 反馈 磨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冻磨削装置,尤其是一种具有清洁化、无害化的干冻磨削装置。
背景技术
磨削是一种古老的加工技术,远在石器时代,人类便已开始使用磨料研磨加工各种贝壳、石头及兽骨等,用于生活和狩猎工具。在进入信息时代的21世纪,磨削技术和其他机械加工技术一样,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不断发展的技术领域。
磨削加工不同于其它的切削加工。它具有以下特点:
1)每个磨粒切下的切屑厚度很薄,其它切削方法得到最小的切屑厚度都大于0.02mm,而磨削加工切屑的厚度则可小到微米以下,故加工所产生的切屑很细小。
2)磨削的切削速度比其它切削加工的切削速度高得多。其它切削加工的切削速度V≤400m/min,而砂轮磨削的切削速度V≥2000m/min。
3)砂轮有自锐作用,磨料粉尘较多,且脱落的磨料粉尘掺入磨具与工件之间,产生一定的研磨作用,使磨屑更小。
4)磨削产生的热量大,造成工件表面温度很高,磨削区温度可达400℃以上,工件与砂轮接触点的温度可达1000℃以上,瞬时高温将会引起工件表层产生烧伤、裂纹等现象,直接影响工件的力学物理性能。
从上述特点可知,磨削加工由于切削速度高,切屑和磨料粉尘细小,易使周围空气尘化,为防止空气尘化要用切削液;同时为了防止工件烧伤、裂纹,要冷却降温,冷却降温也要用切削液。但是切削液在使用、处理和排放的过程中,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相关的费用很高。相关研究表明:切削液中含有的活性添加剂,对人体皮肤具有脱脂作用,操作人员长期接触会使皮肤变得粗燥、干燥;切削液中的有机胺、无机碱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切削液中滋生的微生物能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如切削液中存在的分枝杆菌,能够与切削液中的胺、乙二醇等组分共同作用,增加患超感性肺炎的危险);绝大多数杀菌剂与皮肤相容性差,容易引起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在此背景下,传统切削液大量使用引起的安全、卫生、微生物学以及废液处理问题日益突出。根据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机械制造业自然要寻求一种绿色清洁的新的加工方式,逐步取消切削液的使用。
干式磨削技术是磨削技术的最终趋势,近年来,在美国制造业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欧洲也已有一半的企业采用了干切削加工技术,尤其在德国,应用更为广泛。就目前来看,干式加工范围还较为有限,但其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加工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其主要研究方向为强冷风干式磨削和快速点磨削。
(一)强冷风干式磨削
强冷风磨削加工是日本最先开发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强冷风磨削是通过热交换器,把压缩空气用液氮冷却到-110℃,然后经喷嘴喷射到磨削点上,将磨削加工所产生的热量带走。同时,由于压缩空气温度很低,产生热量少,所以在磨削点上很少有火花出现,因而工件热变形极小。
实施强冷风磨削最理想的是与CBN砂轮结合使用,可充分发挥CBN的优越性。这是因为CBN磨粒的导热率是传统砂轮磨粒Al2O3、SiC及钢铁材料的15倍。如果用传统砂轮磨削,加工点上产生的热量不易从工件上散出,工件的温度会上升到1000℃左右;如果用CBN砂轮磨削,加工点上产生的热量可以经导热率大的CBN磨粒传递出去,工件温度大约只有300℃左右。因此,使用CBN砂轮进行干式磨削时,再对磨削点实行强冷风吹冷,可得到良好的效果。
强冷风磨削也为被加工材料的再生利用开辟了道路,设置在磨削点下方的真空泵吸走磨削产生的磨屑,这些磨屑粉末纯度很高,几乎没有混入磨料和粘结剂颗粒。这是因为Al2O3砂轮的磨削比是600,而CBN砂轮的磨削比约为30000。CBN砂轮几乎不磨损,磨屑中没有砂轮的粉末,因此,磨屑粉末融化后再生材料的成分几乎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空气冷却装置耗能多、风嘴噪声大,这是此项技术的缺点。日本丰田工机公司曾试验用冷风取代磨削液,但发现当磨除率较高时,工件的硬度会降低,故目前只适用于精、微磨削。
(二)快速点磨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71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品运输箱
- 下一篇:一种鲇鱼家庭池塘生态养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