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谐波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6112.0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徐瑞新;陈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1 | 分类号: | H02J3/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335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谐波 保护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波消除保护装置,特别是一种能对用电设备产生的随机高次谐波(2KHz~10MHz)进行有效抑制和吸收的谐波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理想的供电应是单一恒定频率与规定幅值的稳定电压。但随着各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用电设备的不断更新,这些非线性电气设备使电网电压、电流波形实际上是不同程度畸变的非正弦波。非正弦波含有会直接对用户设备及人体产生危害的高次谐波。近年来,非线性、冲击性和不对称负荷造成的诸如电压波动、电压跌落、谐波等电能质量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能质量的下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使得用户侧的敏感性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例如电子计算机、微处理器以及其它电子仪器设备普遍存在对供电电源的谐波质量要求很高的特点,由于高次谐波的存在,使得这些高灵敏的电子系统在运行时,经常出现程序运行错误、数据错误、时间错误、死机、无故重新启动甚至造成用电设备的永久性损坏,给人们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电子设备的故障有75%是由于瞬变和浪涌造成的。基本上每当一个电感性负荷被切断时,就会有比正常电压的峰值高很多倍的电压瞬变产生。目前针对电网谐波治理主要是电工技术领域,主要研究谐波的发生、传输、测量、危害及抑制,其频率范围一般为100Hz~2KHz。从治理设备的设计原理上分为无源交流滤波、有源交流滤波两种。而针对用户侧高次谐波污染(2kHz-10MHz)尚缺少较成熟产品。例如,中国2002142011.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波形校正滤波器,但其对中高频段的衰减作用减弱,不能消除中高频段的差模噪声,也不能消除由共模干扰引起的噪声。而国内普遍采用的电源线滤波器,仅用一非线性电阻器抑制浪涌和尖峰干扰,抑制能力欠佳,对10KHZ以上高次谐波干扰无法抑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用电设备产生的随机高次谐波(2kHz~10MHz)和高频噪声、脉冲尖峰、电涌等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和吸收,消除高次谐波污染,提高电能质量的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谐波保护器,包括一个保险丝01、第一电感器02和一个低通滤波网络,三者相串联。该低通滤波网络由非线性电阻器03,第一电容器04、第二电容器09,磁环08及绕制在磁环08上的第二电感05、第三电感06,第一电阻07、第二电阻11和指示灯10等组成;非线性电阻器03与第一电容器04并联,指示灯10和第二电阻11串联后与第二电容器09并联,第二电感05与第一电容器04、第二电容器09两端相接串联在电路中,第三电感06与第一电容器04、第二电容器09另两端相接串联在电路中,第一电阻07与磁环08及第二电感05、第三电感06构成的磁性电感器同名端相接。
所述的谐波保护器,磁环08由纳米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对用电设备产生的随机高次谐波和高频噪声、脉冲尖峰、电涌等干扰进行有效抑制和吸收;随时跟踪电压波形,瞬时滤除电源中的尖峰、浪涌(雷电)、杂波,矫正因谐波影响而产生畸变的电压波形;对噪声进行消化以矫正电网波形,使电网电源波形变得光滑清洁,既提高了电网质量,又保证了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1是谐波保护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01.保险丝;
02.第一电感,由软磁性材料同轴非晶态螺旋管制成;
03.非线性变阻器,金属氧化物,起箝位作用;
04.第一电容,起低通滤波作用;
05.第二电感,与07第一电阻起低通滤波作用;
06.第三电感,与05第二电感共同绕在纳米合金磁环08上,匝数相同,绕向相反.起抗共模干扰作用;
07.第一电阻,与05第二电感、06第三电感起低通滤波作用;
08.磁环,纳米合金磁环,吸收高次谐波能量;
09.第二电容,起低通滤波作用;
10.指示灯,与第二电阻11共同释放磁环储存的高次谐波能量;
11.第二电阻。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6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立车数控系统的交叉补偿控制单元
- 下一篇:双个水槽储放水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