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986.4 | 申请日: | 200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6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蔡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V19/00;F21V9/08;F21V7/00;H01L23/28;H01L33/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白璧华 |
地址: | 20023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led 光源 侧光式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液晶显示器已是平板显示领域的主流。背光模组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显示屏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的功能就是提供足够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与其它背光光源相比,LED光源最显著的优点是可以提供前所未有的色彩还原性。通过选择适当波长的LED和与之相匹配的彩膜,LED背光源的色彩还原范围可以达到NTSC(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标准的105%甚至120%以上。相比较而言,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电视只有85%左右,CCFL背光源的液晶电视更是只有65%~75%。在画质就是生命的显示行业,具有更加鲜艳的色彩将是压倒性的优势。在使用寿命上,LED可以达到10万小时以上。与CCFL内含有致命的汞蒸汽不同,LED是半导体固体光源,完全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光源。
现有技术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是在导光板(LGP)的入光面等间距排布多颗封装好LED光源(可以近似为点光源)而形成一列点光源,在组成背光模组时,使LED的出光面与导光板的入光面相对应,这样就会在导光板上与LED相应的位置产生一个亮区,而两颗相邻的LED之间的位置会产生一个三角形的暗区,这样就会在导光板的入光面形成明暗相间的区域。为了改善这种明暗相间的区域分布,目前主要的解决办法有导光板网点排布调整以及在导光板的入光面与LED颗粒相应的位置设置棱镜结构或凹槽结构等等,以上方法都很难消除这种亮区和暗区相间分布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解决使用LED光源时存在的亮区与暗区相间分布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主要包括PCB基板、LED芯片和导光板,多个LED芯片等间距固定在PCB基板上,采用封装结构对所述PCB基板上的所有LED芯片进行整体封装,封装结构的形状为与导光板具有相同长度和宽度的长方体,在封装结构的除了与导光板接触的出光面以外的其他各个面涂布或粘贴反射性材料;在所述封装结构内的每个LED芯片处都有一个可容纳所述LED芯片的空腔。
所述LED芯片采用白光LED芯片或RGB混光LED芯片。
所述封装结构采用环氧树脂或硅胶材料。
所述反射性材料为高反射率的银膜或白膜。
在所述封装结构的出光面上涂布或刻蚀出网点,所述网点的位置与LED芯片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空腔为半球形或圆锥形。
所述空腔的表面为由多个菱形构成的菱形微结构或由多个半球形构成半球形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使LED光源的分布式点光源变为与导光板入光面吻合的长方形面光源,使其能象CCFL光源一样在导光板入光侧均匀地发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采用RGB混光LED芯片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示意图;
图4是封装结构的出光面上的网点示意图;
图5是空腔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透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的俯视示意图,图2中省略了导光板14,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LED光源的侧光式背光模组主要包括PCB(印刷电路板)基板10、封装结构11、空腔12、LED芯片13和导光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