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光源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366.0 | 申请日: | 200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6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涂天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0 | 分类号: | F21V21/00;F21V7/00;F21V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051上海市长宁***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光源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机中的背光源支架。
背景技术
现在,用户对手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样对手机背光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图1,是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该背光源反光膜2贴在支架1上,反光膜2和元件槽3之间的缝隙4处是一个平面。这样,靠近元件槽3一端的反光膜银面的截面就会碰到元件槽3中的PCB(即印刷电路板)元器件,导致元器件导电,在模块上会出现黑屏的情况。其中,常用的反光膜有两面,一面是起到反光作用的银面,另一面是为防止漏光的涂层,反光膜的基材有很多种,不同基材的反光膜名称不同。上述的银面的截面就是在反光膜基材上所镀的银,是导体。遇到这种情况,传统的解决方案是,用透明龙等绝缘材料贴在此截面上,防止导电。
这种方法虽然可以防止靠近元件槽端的反光膜银面的截面碰到PCB元器件,但是这种方法因为增加了透明龙,一方面提高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增加了一道贴透明龙的工序,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防止模块上产生黑屏的背光源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背光源支架,其包括一贴在其表面上的反光膜和若干设在该背光源支架上的元件槽,其特点在于,在该反光膜和该元件槽之间设置有一档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通过对支架上靠近元件槽处的结构进行改善,防止了反光膜与PCB元器件接触导电,进而防止了模块上黑屏的产生。取代了传统的增加透明龙的方法,避免了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背光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背光源支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2和图3所示,在背光源支架1的表面上贴有反光膜2,在该支架1的下部有元件槽3,该元件槽3中放置各种PCB元器件。在支架1上放PCB元器件一端,即反光膜2与元件槽3之间,设置有一档墙5,该档墙5高度为0.12mm,宽度为0.2mm。因为该档墙5比贴反光膜2处高出0.12mm,并且有0.2mm的宽度,这样就在物理空间上隔开了反光膜2和元件槽3中的PCB元器件,防止了靠近元件槽3一端的反光膜银面的截面与PCB元器件接触导电,进而防止了模块上黑屏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该档墙的宽度范围是以不影响元件的放入、跟元件不会有干涉为准,高度范围是以完全挡住反光膜为准。上述数值只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取值,具体数值视实际情况而定。
本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增加透明龙的方法,避免了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3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可调式衬垫的胸罩
- 下一篇:卡片阅读机的固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