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径胀管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5122.2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孝勇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梅 |
地址: | 200135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径胀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径胀管器,尤其是一种对套管或补贴管变形处实行修复而使用的变径胀管器,适用于油田等深井套管变性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油气水井井下套管或补贴管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腐蚀,地壳运动等原因,常会造成套管变形,磨损,通径变小,使油水井无法工作。传统的套管整形主要采取的技术是:梨形器整形,磨铣,爆炸整形。梨形器整形技术是用管柱将梨形器下到套管变形处,用撞击方式将套管胀开,它存在的缺陷是由于弹形变形,使胀开的套管反弹,套管内径小于标准通径。磨铣技术是对变形套管进行磨削或铣削,会对套管造成伤害。上述技术存在的共同缺陷是起下管柱,使工人劳动强度大。爆炸整形是将炸药下到套管变形处,点燃炸药,炸开变形套管,它会对套管造成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在专利申请号200620039368.X中公开了一种变径胀压头,胀压头具有锥形头部的外壳,外壳筒体上设有径向圆柱孔,套装小钢球,外壳内纵向设置有大钢球及垫块,底部具有弹簧。当推力向前克服弹簧压力时,位于大钢球前方的小钢球被大钢球向外挤压,直接胀压套管变性处,从而达到恢复套管管径的目的。
使用该变径胀压头解决了一部分修复井,降低了成本,且胀压效果非常好。
但是上述胀压头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诟病,并不是胀压效果的问题,而是在胀压时,胀压头容易断裂。这可能是因为在胀压过程中,由于要对大钢球施加巨大下压力,而外壳内部是钢球与垫块结合构成,从而应力都集中在结构并不紧密的胀压头内部造成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胀压效果好,且芯轴一体不易断裂,可多次重复使用的变径胀管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径胀管器,由有锥形头部的外壳、芯轴及若干个钢球构成,其中,所述的外壳筒体上设有多数个套装钢球的径向槽孔,钢球由锥面或斜面或曲面抵顶在槽孔内沿轴向移动,且钢球始终突出于外壳之外;当变形套管或补贴管阻挡胀管器前进时,钢球沿K向的反方向上行,钢球直接胀压变形套管或补贴管,当套管或补贴管经胀管后能顺利通过胀管器外壳时,钢球沿K向下行回到原来状态。
由于上述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芯轴能采用一体式结构,大大增加了胀管器的强度,即使该胀压头使用多次仍不易断裂;另外,相比传统技术本胀管器的结构更加简单。
所述的芯轴上设有多数个与外壳上的槽孔对应的沟槽,该沟槽底部具有锥面或斜面或曲面。
所述套装在槽孔内的钢球在K向后方位置处较在K向前方位置处更突出于外壳。
所述的外壳与芯轴紧密配合或过盈配合。
所述的钢球及套装钢球的槽孔均布于外壳上,并在相邻位置错开分布。
胀管器与连接件采用柔性连接,使所述的胀管器与沿轴向锥形头部方向可以有小于90度角的摆动,当遇到套管弯曲时能自动找到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胀管器向下遇到套管或补贴管变径处,钢球自动向上移动实现胀压,无需施加其他压力,节省能耗;
2、采用一体式芯轴,令胀管器强度大大提高,可以实现多次重复使用,不会断裂;
3、修复后实现套管直径不小于标准通径,在遇到套管弯曲时能够自找通道转弯。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变径胀管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连接件 2-外壳 21-槽孔
3-芯轴 31-沟槽 4-钢球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变径胀管器结构示意图所示,一种变径胀管器,由有锥形头部的外壳2、芯轴3及多数个钢球4构成,其中,所述的外壳2筒体上设有多数个套装钢球的径向槽孔21。K向后方位置为B位置,K向前方位置为A位置,钢球4在A位置和B位置均突出于外壳2之外。
所述的芯轴3上设有多数个与外壳2上的槽孔21对应的沟槽31,该沟槽31底部具有一曲面,钢球4由该曲面抵顶在槽孔21内移动,且钢球4在B位置处较在A位置处更突出于外壳。
所述的外壳2与芯轴3紧密配合或过盈配合。
所述的钢球4及套装钢球4的槽孔21均布于外壳2上,并在相邻位置错开分布。
当变形套管或补贴管阻挡胀管器前进时,钢球沿一曲面沿轴向锥形头部方向的反方向上行,钢球直接胀压变形套管或补贴管,当套管或补贴管经胀管后能顺利通过胀管器外壳时,钢球沿轴向锥形头部方向下行回到原来状态。
胀管器与连接件1采用柔性连接,使所述的胀管器与沿轴向锥形头部方向可以有小于90度角的摆动,当遇到套管弯曲时能自动找到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孝勇,未经李孝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51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气泵嘴
- 下一篇:作为燃烧器覆盖物的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