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棒剥皮机刀座连接头拆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4964.6 | 申请日: | 200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华;黄书荣;陈明云;王中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B23B5/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皮 机刀座连 接头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机械装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芯棒剥皮机刀座连接头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芯棒剥皮机是用于对钢管轧制用芯棒进行车屑、研磨的专用机床,剥皮机的状态直接影响到芯棒外表加工质量,对钢管的轧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芯棒剥皮机最关键的部件是旋风刀盘,旋风刀盘为直径Φ880mm的盘体,每90度位置装有一套进给系统和滑动刀座,进给系统和滑动刀座之间用连接头连接。进给系统通过锥齿轮轴上4套传动螺杆及滑动螺母来实现进给系统的运动,再通过连接头传动实现滑动刀座的同步进给,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在实际调节过程中,刀盘上四把刀具的高度差必须调整在0.02~0.03mm之内,而且刀座不能有晃动,才能保证芯棒外径加工的要求,所以刀座精度、刀座与进给系统的配合精度对芯棒加工质量非常重要。
芯棒车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铁屑,集聚在刀盘的各个部位,对加工精度和刀盘寿命造成不利的影响,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对刀盘进行彻底的维护,恢复其加工精度。清洗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将滑动刀座拆开,取出连接头,清理其中的杂质。由于连接头联系着进给系统和刀座,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连接头对刀座的调节精度有非常大的影响。如何改进连接头拆卸方法,提高刀座修复精度,一直是生产中关注的重点之一。
以往的刀座修复没有专用工具,修复以手工为主,操作人员在拆卸滑动刀座时用一把錾子沿连接头和刀座间隙周向錾,等到连接头松动以后取出,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
(1)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由于连接头与刀座的配合比较紧密,操作人员在錾的时候要用很大的力,而且需要不停的转动刀座,非常不方便;
(2)修复精度低。操作人员在錾的过程中刀座受力不均匀,连接头很容易产生磨损、变形,直接导致刀座修复精度降低,刀座重新装上刀盘后与进给调节系统接触不良,大大影响芯棒质量;
(3)修复成本高。如果刀座修复过程中连接头产生很大的变形或缺损,必须重新更换新的,修复成本随之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芯棒剥皮机刀座连接头拆卸装置,用于刀座的修复工作,能方便地取出刀座连接头,且对连接头不造成大的损伤,提高了整个修复过程精度和效率、降低修复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芯棒剥皮机刀座连接头拆卸装置,包括,套筒,其内壁两侧开有通孔;扣件,圆形结构,设置于套筒内,两侧由通过套筒通孔插入的调节螺钉与套筒相连接;其外端部向内侧弯折延伸形成卡持部;第一、第二连接环,相互串联;其中,第一连接环一端通过一固定杆连接于所述的套筒的底部;第二连接环上设一轴承座,其内设一轴承;连杆,其一端插设固定于第二连接环上轴承座的轴承;其杆身带螺纹;底座,包括工作台面以及固定其上的第一、第二支持座;其中,第一支持座内设有螺孔,第二支持座内设有通孔,所述的连杆分别穿设于第一、第二支持座内,并与第一支持座螺孔螺纹配合;手轮,固定于连杆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的扣件为两个半圆形结构体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传统的拉马夹持装置多为卡爪结构,数量有2爪、3爪、4爪等,卡爪结构与被夹持件接触面积相对较小,加力时被夹持件受力很大,容易造成损伤,如果被夹持件精度要求较高就不容易满足要求。本夹持装置突破了已有拉马的设计模式,改变了用卡爪夹持的方式,创新性采用两个半圆形扣件加套筒的夹持方法,连接头受力比用卡爪的方式更加均匀,有利于保护连接头。
(2)拆卸装置即连杆与套筒的连接部分为两个相扣的半圆形连接环,与常规的直接连接的设计相比,其优点在于增加了连接装置的灵活性,而且当连杆5中心与套筒中心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由于连接装置设计成两个相扣的半圆环,可以进行一定调节,拉力可以更均匀的传递到刀座连接头上面,不会对连接头造成损伤。
(3)在连接环上装配一个轴承,然后将连杆和轴承连接固定,连杆转动时不会带动连接环一起旋转,但可以拉动连接环后退。这样就可以利用轮轴装置来拆卸连接头,只要适当增加手轮半径就可以很轻松将连接头拉出,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4)采用本实用新型拆卸芯棒剥皮机刀座,可以实现对连接头的稳定夹持,拆卸过程中采用手轮加力的方法,连接头受力均匀,不会变形、损伤。不仅提高了拆卸的效率,而且修复后刀座与进给系统配合精度也随之提高,有利于提高芯棒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49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机械耦合振膜的声源三维定位方法
- 下一篇:像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