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的过滤筛除筒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205.8 | 申请日: | 2007-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67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邢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奥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3/048 | 分类号: | B01D33/048;B01D37/03;B30B9/24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052上海市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 脱水机 过滤 筛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脱水机,特别是涉及一种能降低滤布的透水负荷、提高污泥饼干燥度的污泥脱水机的过滤筛除筒装置。
背景技术
图1为传统的污泥脱水机结构示意图,此种污泥脱水机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欲处理的废水和絮凝剂倒入调理槽内搅拌,经充分搅拌反应,待废水内所含的金属、有机物或无机物等污泥凝结成适中污泥絮团后,将絮凝好的泥水混合物导入离心筒内,该混合物积留一定量后,随着离心筒的回旋,慢慢下落到上滤布的顶面,上滤布卷绕在滚轮组上,随滚轮组转动而以顺时针方向行进,由于上滤布表面设有微小的网洞,使得随污泥团下落的絮凝分离水利用重力作用,直接由上滤布5的网洞滴落,完成第一道重力脱水程序,然后随着上滤布的行进,下落至下滤布上的污泥团,就完成第二道重力脱水程序,然后污泥团进入上、下滤布的夹缝中,经滚轮组的剪切和夹压,将污泥团内所含的间隙水排出,形成方便处理的污泥饼。此种传统的污泥脱水机虽然可以达到分离污泥及水分的目的,但是却存在以下缺点:
由于离心筒的作用,只是藉由其回旋转动的离心力,将污泥团及余水慢慢的释落在上滤布顶面,使污泥团及余水随上滤布的进行,再下落至下滤布上,将伴随污泥团的余水藉由重力作用,直接由上、下滤布的网洞释离。因此,可知污泥脱水机的第一道及第二道脱水程序,都是在上、下滤布上完成,所以上、下滤布必须承担重力脱水时,荷重比值相当大的余水及污泥团带来的透水负荷,使得上、下滤布因长期承受水负荷而变形、毁损,不但降低上、下滤布的使用寿命及透水率,且使滚轮组的压缩效果减少,造成污泥饼仍具有相当的含水比例,而且上、下滤布成本昂贵,从而使加工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污泥脱水机的离心筒进行改进,提供一种能减少滤布重力脱水的透水负荷、使用寿命长、并且可提高污泥饼干燥程度的污泥脱水机的过滤筛除筒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污泥脱水机的过滤筛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1、传动装置2以及设置在座舱内的筛除筒3和喷水装置4;
所述座舱1为内部设有一个容室101的座体,其两侧板上分别设有输送管入口102和轴枢孔103,底面两侧分别设有排水口104和落口105;
所述传动装置2设置在座舱1外;
所述筛除筒3设置在座舱1的容室101内,其为筒壁设有筛孔内部中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体,输送管5经输送管入口102从开口端伸入到到筛除筒内,筛除筒的封闭端末端设有回转轴,所述回转轴穿过轴枢孔103伸到座舱1外与传动装置的输出轴201相连;
所述喷水装置4从座舱1一侧伸入到容室101内,其固定设置在筛除筒1上方。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舱内设置筛除筒,通过采用传动装置驱动,使筛除筒在座舱内回旋转动,当污泥团及余水在输入筛除筒内时,能直接将余水由筛网滤除,同时使剩余的余水及污泥团间挟带的间隙水随筛除筒回旋的同时,被甩落抛出,完成第一道的重力脱水程序及第二道重力脱水程序,因此,当该负水量已大量减少的污泥团下落至上滤布上时不但可以减少上滤布重力脱水的透水负荷,提升使用寿命,且可以在滚轮组夹压时减少水分,提高处理的物量,同时使污泥饼的干燥程度提高,增加使用上的方便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污泥脱水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带有本实用新型过滤筛除筒的污泥脱水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筛除筒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筛除筒装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脱水机的过滤筛除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舱1、传动装置2以及设置在座舱内的筛除筒3和喷水装置4;
所述座舱1为内部设有一个容室101的座体,其两侧板上分别设有输送管入口102和轴枢孔103,底面两侧分别设有排水口104和落口105,所述的座舱1顶面透空,顶面端缘枢接一个封盖106;
所述传动装置2设置在座舱1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奥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奥德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2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盒式折叠台灯
- 下一篇:一种钢轨梁水泥土支护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