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3047.6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金基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内奥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19/16 | 分类号: | G09B1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东辉;邢志 |
地址: | 201103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杆的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驾驶考试或训练用的悬杆结构。
背景技术
机动车驾驶考核或训练项目中,通常会使用悬杆作为障碍物或界标,考核或训练时,驾驶车辆不得碰擦这些悬杆,以考核和训练驾驶人员对车身位置和车轮行驶轨迹的判断能力。但悬杆在驾驶考核及训练时很容易被碰擦,为减小碰擦对车身的损害,同时又不影响考核或训练的准确性和连续性,故要求悬杆在被碰擦时能作一定幅度的偏离,并能在偏离后能快速、准确地回复原位。现有的悬杆一般由弹簧捆绑硬塑料杆的方法制成,这种悬杆的缺点是:由于弹簧下端连接杆件,向下负重,且弹簧自身易老化,造成弹簧变形,故难以保证悬杆在被碰擦后快速回复原位,从而影响驾驶考核或训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驾驶考试或训练用悬杆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悬杆,使其能够在被碰擦时能快速偏离,碰擦后能快速地回复原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杆,包括杆本体、杆本体上端的两块盘体,上盘体固定在支架上,下盘体与杆本体上端相连,在上盘体与下盘体中分别设置极性相反的磁性材料块,上盘体与下盘体通过磁性材料块的吸引力活动相连。
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中可以都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磁性材料块,且上盘体中的每个磁性材料块与下盘体中的磁性材料块为一一对应,极性相反。
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可以均设置为直径相同的圆柱体,上盘体和下盘体中的磁性材料块均为四个或四个以上,形状相同,均匀设置在上盘体端面和下盘体端面的周围,且相邻的磁性材料块其极性相反,即磁性材料块在上盘体或下盘体的同一端面上其极性相反。这样设置,可以使悬杆从不同方向被碰擦后能快速、准确地回复原位。
悬杆还可以设置成如下结构:包括杆本体、杆本体上端的两块盘体,上盘体固定在支架上,下盘体与杆本体上端固定相连,在上盘体与下盘体任一盘体中设置磁性材料块,在另一盘体中设置能被该磁性材料块吸引的金属,上盘体与下盘体通过磁性材料块对金属的吸引力活动相连。
还可在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贯穿通孔设置一根活动软绳,软绳两端连接上端子和下端子,上端子固定或活动设置在上盘体通孔之上,软绳下端子设置于下盘体通孔之下、杆本体上部空腔之中,上端子和下端子均不能穿过通孔。软绳最好具有一定弹性。这样设置,可以防止悬杆被碰擦后掉落,且有助于悬杆快速准确地回复原位。
所述的杆本体可由上段和下段构成,上段中设置空腔并与下盘体通孔相通,下段与上段活动连接。连接方式可为螺纹连接、直接嵌入或其他类似方式。
所述的磁性材料为磁铁,也可用其他磁性材料,如金属钴,镍及其合金磁性材料以及铁氧体磁性材料等,且最好为永磁材料。所述极性是指磁性材料的南极(N极)、北极(S极)。
所述下盘体与杆本体上端的连接方式可为一体式,或者通过螺纹及其他方式予以连接固定。所述支架通常为设置在地面上的固定设施,用于悬挂悬杆。悬杆的杆本体下端呈悬空状态。
所述的盘体及杆本体均由常用材料制成,如金属、塑料、木材等。
按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配置方式,充分利用磁性材料异性相吸以及磁性材料吸引铁磁性物质的原理,使悬杆中设置的盘体分合自如,从而使悬杆在被碰擦时快速偏离,又能快速而准确地回复原位。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内奥贸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内奥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30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辊道窑的间接冷却装置
- 下一篇:塔吊无线操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