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2920.X | 申请日: | 200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053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2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建军 |
主分类号: | D04B1/14 | 分类号: | D04B1/14;D04B2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沈美英 |
地址: | 20001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八面 弹性 三层 保暖 针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织面料,特别是一种保暖性、弹性、舒展性和贴身性均好的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中间设置有衬纱线结构形式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具有较强的抗风保暖功能,但由于采用传统的针织加工方法织造而成,用于编织纱线基本上无弹性,所以这种结构形式的针织面料整体弹性较差,同时纵向和横向的舒展性也不一致,且回复性也很差,因而制成的服装几乎没有弹性,贴身性很差、对各种不同体型穿着的适合度也差,所以无论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三层面料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具有良好舒展性、又具有极佳回复性,用它制成的服装具有良好贴身性的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由双面表面层和中间层构成,特征在于:双面表面层均为编织层,由包含有弹性纱线的纱线参与编织而成;中间层为保暖层,由纱衬层构成;双面表面层和中间层之间由中间连接线牵引相连。其中:所述的参与编织双面表面层的纱线既可以全部由包心弹性纱线充任,也可以用包含有弹性纤维纱线和普通纱线的拼合纱线充任;所述的双面表面层既可以用所述的包心弹性纱线编织其中的一个面,用所述的拼合纱线编织其中的另一个面,或者将其中的一个面按需用普通纱线编织,另一个面用所述的包心弹性纱线或拼合纱线编织。此外,所述的包心弹性纱线是由中心弹性纤维纱线和外部纱包层构成;所述的弹性纤维纱线可以由氨纶纱线充任;所述的中间连接线以偶尔参与双面表面层同时交织和穿越中间层的形式牵引连接双面表面层、并将中间层夹持限位设置在双面表面层之间。
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实用新型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由于双面表面层均为编织层,由包含有弹性纱线的纱线参与编织而成,由另一种纱线牵引连接双面表面层上的编织纱线和夹持限位中间层,层间能滞留空气,中间的纱衬层起到抗风保暖作用,由这种结构形式构成的面料,经过整理成型后,成品面料具有八面弹性和三层保暖的特点,不仅在由X轴和Y轴的四个方向上,而且在由X轴和Y轴间45°轴构成的四个方向上均具有良好弹性和回复性,利用它制成的保暖内衣能符合人体学穿着需求,不仅贴身、穿着舒适,而且具有透气透湿、防风御寒、保暖功能和良好的弹性和回复性,多次穿着而不易变形等优点。因而具有明显的技术先进性,很强的实用性和可贵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八面弹性示意图。
图中:
1.表面层 2.表面层 3.中间层 4.纱线 5.中间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由双面表面层1和2及中间层3构成,特征在于:双面表面层1和2均为编织层,由包含有弹性纱线的纱线4参与编织而成;中间层3为保暖层,由纱衬层构成;双面表面层1和2和中间层3之间由中间连接线5牵引相连。其中:所述的参与编织双面表面层1和2的纱线4既可以全部由包心弹性纱线充任,也可以用包含有弹性纤维纱线和普通纱线的拼合纱线充任;所述的双面表面层1和2既可以用所述的包心弹性纱线编织其中的一个面,用所述的拼合纱线编织其中的另一个面,或者将其中的一个面按需用普通纱线编织,另一个面用所述的包心弹性纱线或拼合纱线编织。此外,所述的包心弹性纱线是由中心弹性纤维纱线和外部纱包层构成;所述的弹性纤维纱线可以由氨纶纱线充任;所述的中间连接线5以偶尔参与双面表面层1和2同时交织和穿越中间层3的形式牵引连接双面表面层1和2、并将中间层3夹持限位设置在双面表面层1和2之间。
在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具八面弹性的三层保暖针织面料具有八面弹性和三层保暖的特点,不仅在由X轴和Y轴的四个方向上,而且在由X轴和Y轴间45°轴构成的四个方向上均具有良好弹性和回复性。该面料横向左X1与右X2的拉升率≥1.8倍,直向上Y3与下Y4的拉升率≥1.4倍,X轴和Y轴间45°轴左上XY5与右下XY6的拉升率≥1.8倍、X轴和Y轴间45°轴右上XY7与左下XY8的拉升率≥1.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建军,未经孙建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9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全封闭液压动力单元
- 下一篇:一种手持旋转圆盘式自动外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