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相磁保持继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2451.1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8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潘友金;邹海锋;殷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佳精密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6 | 分类号: | H01H50/16;H01H50/42;H01H50/56;H01H5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1607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相磁 保持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双相磁保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触点负荷较高,例如触点负荷达200A的磁保持继电器不多,而已有触点负荷能达到200A的产品,其结构复杂,生产难度大,成本高。相关情况是可以查阅的现有技术,此不赘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相磁保持继电器,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可靠,触点负荷可达200A。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相磁保持继电器,在壳体中设有推动柱、相应的两组触点和螺旋管吸入式磁路系统。壳体内设有推动柱,向下动作同时推动两组触点组,实现触点组同时闭合。推动柱依靠螺旋管吸入式磁路系统带动,推动柱返回原位后靠复位弹簧及动铁芯吸持力保持;触点组断开过程和断开状态靠触点弹簧实现。
推动柱为双相触点组的推动件;调整螺钉可调整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距离,从而可以调节磁保持继电器的置位电压参数。
本实用新型在壳体中设有两组动静触点,磁系统为螺旋管吸入式结构。螺旋管线圈端部有两块永久磁钢,对动静铁芯产生较大的吸持力。当改变线圈激励电流极性便能控制触点组的断开和闭合。
整体来说,双相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壳体、触点组、磁路系统,在壳体中设有推动柱,受推动柱推动实现闭合的触点有两组,相配合的带动推动柱的磁路系统是螺旋管吸入式磁路系统。
进一步,还设置有协助使推动柱返回原位并保持在原位的复位弹簧。
还设置有协助使触点组断开并保持断开状态的触点弹簧。
该螺旋管吸入式磁路系统,包括相对设置的动铁芯与静铁芯,其外设置有轭铁,动铁芯外还设置有线圈,还包括在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气隙中产生相同方向的永久磁通的两块永久磁钢。
还设置有可调整动铁芯与静铁芯之间的距离的调整螺钉。
该触点组包括受推动柱推动的动簧片,其上设置有动触点;还包括相配合的设置有静触点的静片。
该动簧片的端部设置有一不锈钢弹片。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可靠,触点负荷可达200A。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磁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触点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壳体1中设有推动柱2及相应的两组触点3、复位弹簧5和触点弹簧6。
还设有磁路系统4,它系螺旋管吸入式结构,包括线圈7、轭铁8、动铁芯9、静铁芯10、两块永久磁钢11和调整螺钉12,如图2所示。
两块永久磁钢11在动铁芯9与静铁芯10之间气隙中产生相同方向的永久磁通,当改变线圈7激励电流方向,它在动铁芯9与静铁芯10之间气隙中产生的控制磁通,与永久磁通方向相同时,动铁芯9与静铁芯10相吸合,相反则动铁芯9离开静铁芯10,从而带动推动柱2上下动作。动铁芯9与静铁芯10间的距离靠调整螺钉12来调节。
如图3所示,触点组包括动簧片13、动触点14、静触点15和静片16,动簧片13被推动柱2推动,触点闭合。动簧片13端部有一不锈钢弹片17使触点有足够的跟踪,保证触点的电气寿命。推动柱2复位,动簧片13在触点弹簧6作用下复位到触点断开状态。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对于本实用新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佳精密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佳精密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24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USB插头的手机充电器
- 下一篇:船舶水上移位变频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