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双手控制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1698.1 | 申请日: | 200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25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倪伟江;黄金湘;龚晨奇;邵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03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双手 控制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控制开关,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控制工装上气缸动作的气动双手控制开关。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动控制开关一般为按钮开关,需要工装上具有PLC,或者有工作环境下有电源的接入,对于工装上不带PLC或无电源接入的则不适合。另外在某种高危工作情况下,操作者需要一只手将零件放入工装,另一只手按开关,极易发生伤害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适用于不带PLC的工装或无电源接入的工作环境下的气动双手控制开关,以实现对气缸动作的控制,避免气缸动作时对操作者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动双手控制开关,包括气动三联件、第一气动按钮阀、第二气动按钮阀、双手按钮阀、带自锁急停按钮阀、第一两位三通阀、第二两位三通阀、第一两位五通阀、第二两位五通阀和气缸;
所述气动三联件的气体出口分别与第一气动按钮阀的第一接口、第二气动按钮阀的第一接口以及带自锁急停按钮阀的第一接口相连通;
双手按钮阀的第一接口与第一气动按钮阀的第二接口相连通,双手按钮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二气动按钮阀的第二接口相连通,双手按钮阀的第三接口分别与第一两位三通阀的第三接口、第二两位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以及第一两位五通阀的第一接口相连通;
第一两位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气缸的第一接口相连通,第一两位三通阀的第二接口与第一两位五通阀的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二两位三通阀的第一接口与气缸的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二两位三通阀的第三接口与第一两位五通阀的第三接口相连通;
第一两位五通阀的第四接口与第二两位五通阀的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一两位五通阀的第五接口与第二两位五通阀的第三接口相连通;第二两位五通阀的第一接口与带自锁急停按钮阀的第二接口相连通,第二两位五通阀的第四接口与气缸的第一接口相连通,第二两位五通阀的第五接口与气缸的第二接口相连通。
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以气体为动力,整个装置无需电源接入。操作时,双手按下两气动按钮阀,气缸动作一次,即伸出或缩进。
本实用新型气动双手控制开关具有如下优点:
1.适用用于无电源接入的工装。
2.操作时需要双手控制,避免伤害事故。
3.由普通气动元件构成,且联接简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动控制开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气动双手控制开关,包括气动三联件1、第一气动按钮阀2、第二气动按钮阀3、双手按钮阀4、带自锁急停按钮阀5、第一两位三通阀6、第二两位三通阀7、第一两位五通阀8、第二两位五通阀9和气缸10;
所述气动三联件1的气体出口101分别与第一气动按钮阀2的第一接口201、第二气动按钮阀3的第一接口301以及带自锁急停按钮阀5的第一接口501相连通;
双手按钮阀4的第一接口401与第一气动按钮阀2的第二接口202相连通,双手按钮阀4的第二接口402与第二气动按钮阀3的第二接口302相连通,双手按钮阀4的第三接口403分别与第一两位三通阀6的第三接口603、第二两位三通阀7的第二接口702以及第一两位五通阀8的第一接口801相连通;
第一两位三通阀6的第一接口601与气缸10的第一接口1001相连通,第一两位三通阀6的第二接口602与第一两位五通阀8的第二接口802相连通;第二两位三通阀7的第一接口701与气缸10的第二接口1002相连通,第二两位三通阀7的第三接口703与第一两位五通阀8的第三接口803相连通;
第一两位五通阀8的第四接口804与第二两位五通阀9的第二接口902相连通,第一两位五通阀8的第五接口805与第二两位五通阀9的第三接口903相连通;第二两位五通阀9的第一接口901与带自锁急停按钮阀5的第二接口502相连通,第二两位五通阀9的第四接口904与气缸10的第一接口1001相连通,第二两位五通阀9的第五接口905与气缸10的第二接口100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元件联接的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分公司,未经上海交运股份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6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流风力翼发电装置
- 下一篇:多功能空间参数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