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隔热垫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1273.0 | 申请日: | 200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79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朗宁技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0949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隔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热垫,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注塑热流道分流板上起隔热作用的新型隔热垫。
背景技术
注塑热流道分流板的上表面除了安装有主喷嘴外,还安装有用于支撑并固定分流板的相对位置的垫块。注塑热流道分流板用于注塑时,除了安装在注塑热流道分流板上的喷嘴要与模具接触外,其位于喷嘴一侧的垫块也不可避免地会与模具表面接触,由于注塑热流道分流板在工作时处于加热的高温状态,而模具表面为常温状态,分流板上的垫块与模具表面接触时会有热量从分流板通过垫块传递到模具表面去,这一方面会造成分流板的热量损失,严重会造成冷料和结料,影响正常的注塑;另一方面如果有大量的热量传递到模具表面后,也可能造成模具的变形和损害,影响注塑成型件的质量。由于现有技术的垫块一般采用热传导率高的金属件,上述影响较为严重,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热传导率较低的垫块,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热传导率较低的新型隔热垫。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隔热垫,用于安装在注塑热流道分流板上起隔热作用,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隔热垫块和一个不锈钢环,不锈钢环套装在陶瓷隔热垫块上组成整体隔热垫。
所述的陶瓷隔热垫块为一个圆环形结构件,其内孔为一个与沉头螺钉适配的沉头螺钉安装孔,环外围设有一圈与不锈钢环适配的环形槽,所述的不锈钢环嵌装在该环形槽上。
所述的设置在陶瓷隔热垫块环外围的环形槽贯通陶瓷隔热垫块的底面,并在上部的陶瓷隔热垫块上形成一个内台阶,环形槽的高度大于不锈钢环的高度,所述的不锈钢环嵌装在环形槽上时,其上端与陶瓷隔热垫块的内台阶抵压相连,下端与陶瓷隔热垫块底面之间留有供不锈钢环受热膨胀的高度差。
所述的陶瓷隔热垫块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一圈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隔热垫由于采用了热传导率较低的陶瓷作为隔热垫块,大大减少了分流板上的热量通过垫块传递到模具上的可能性,不锈钢环套装在隔热垫块上,可有效防止易碎的陶瓷破碎,并可在陶瓷破碎后仍可保持完好的形状,承受一定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实用新型隔热垫的分流板的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隔热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隔热垫1,用于安装在注塑热流道分流板2上起隔热作用,它包括陶瓷隔热垫块11和一个不锈钢环12,不锈钢环12套装在陶瓷隔热垫块11上组成整体隔热垫。
陶瓷隔热垫块11为一个圆环形结构件,其内孔111为一个与沉头螺钉适配的沉头螺钉安装孔,用于通过沉头螺钉3将陶瓷隔热垫块1安装在注塑热流道分流板2上。环外围设有一圈与不锈钢环适配的环形槽112,用于嵌装不锈钢环12。上表面设有一圈环形凹槽113,用于在注塑时减少陶瓷隔热垫块与所连接的模具的接触面,下表面设有一圈环形凹槽114,用于在注塑时减少陶瓷隔热垫块1与所连接的分流板2的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中的设置在陶瓷隔热垫块环外围的环形槽112贯通陶瓷隔热垫块11的底面,并在上部的陶瓷隔热垫块上形成一个内台阶,环形槽的高度大于不锈钢环的高度,当不锈钢环嵌装在环形槽上时,其上端与陶瓷隔热垫块的内台阶抵压相连,下端与陶瓷隔热垫块底面之间留有供不锈钢环受热膨胀的高度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朗宁技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朗宁技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2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