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固定位的伸缩扶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1168.7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29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项敏;潘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 |
主分类号: | E06C1/12 | 分类号: | E06C1/12;E06C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固 定位 伸缩 扶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建筑物施工工程中所使用的扶梯,特别是一种稳固定位的伸缩扶梯。
背景技术
扶梯是建筑、装潢等施工工作中常用的工具。它的主要功能是协助施工者攀爬到高处进行施工。传统的扶梯主要使用木制或竹制的固定结构,即在两侧平行设置的扶梯支撑杆之间通过横档来连接,该横档用来供攀爬者踩踏。由于,该扶梯的高度是固定的,因此,在使用时会受到扶梯高度的局限,要么无法往更高处攀爬,要么是扶梯高度太高而无法使用,另外,木制或竹制的扶梯本身的受力强度和牢固程度均有所欠缺,容易产生损坏并发生伤害事故。
鉴于上述原因,有人就发明了具有伸缩功能的金属材质扶梯,该扶梯主要是在扶梯支撑杆部采用伸缩套管的结构,即以外径较小的内管可在另一具有中空内腔的外管中伸缩活动。当内、外管伸缩到一定高度的时候,采用定位装置进行高度定位。
该定位装置的一种方式可以是设置于内、外管之间的卡扣和扣接部所组成的扣接结构。它的缺点是扣接的稳固性不好,在攀爬晃动中,容易将卡扣和扣接部脱开,因此在使用中具有一定危险性。另一种方式是采用螺钉和螺孔的定位结构,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在内、外伸缩杆上开设定位螺孔,不但增加了产品的制造成本,而且在进行伸缩定位操作时也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固定位的伸缩扶梯,主要解决现有可伸缩扶梯,使用中定位不稳固的技术问题,伸缩操作简单、省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稳固定位的伸缩扶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二平行设置的内支撑杆,内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若干横档;该内支撑杆下端固定设置有具有固定齿槽的固定槽扣;该内支撑杆外侧也分别平行设置一外支撑杆,该外支撑杆下端套设一伸缩套杆,该伸缩套杆顶端外围设置具有扣齿的固定齿扣;该外支撑杆与伸缩套杆之间设置弹性复位元件。
所述的稳固定位的伸缩扶梯,其特征在于:该复位元件是盘簧。
所述的稳固定位的伸缩扶梯,其特征在于:该伸缩套杆底端设置有缓冲部。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伸缩扶梯在伸缩定位的时候,定位比较稳固,这样确保了使用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伸缩扶梯两侧均是双支撑杆结构,因此支撑强度得到较大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中的B方向视图。
图中:
11、12-内支撑杆;
13-横档;
111、121-固定齿槽;
112、122-固定槽扣;
21、22-外支撑杆;
31、32-伸缩套杆;
311、321-扣齿;
312、322-固定齿扣;
4-复位元件;
51、52-缓冲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2、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稳固定位的伸缩扶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二平行设置的内支撑杆11、12,内支撑杆11、12之间平行设置若干横档13;该内支撑杆11、12下端固定设置有具有固定齿槽111、121的固定槽扣112、122;该内支撑杆11、12外侧也分别平行设置一外支撑杆21、22,该外支撑杆21、22下端套设一伸缩套杆31、32,该伸缩套杆31、32顶端外围设置具有扣齿311、321的固定齿扣312、322;该外支撑杆21、22与伸缩套杆31、32之间设置弹性复位元件4,该复位元件4是盘簧。该伸缩套杆31、32底端设置有缓冲部51、52,用于支撑时候起到缓冲作用。
使用时,转动伸缩套杆31、32,这时,扣齿311、321与固定槽扣112、122脱离,伸缩套杆31、32可以伸缩,当需要定位的时候,藉由弹性元件4的弹性回复力,可将扣齿311、321与固定槽扣112、122扣合,实现稳固定位。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未经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齿轮轴套
- 下一篇:无卷线圈数的大电流电感结构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