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1167.2 | 申请日: | 200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项敏;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 |
主分类号: | G09F21/04 | 分类号: | G09F21/04;G09F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顶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示意灯,特别是一种汽车顶灯。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许多汽车都安装有顶灯,如警车、工程车和出租车,这种汽车顶灯的作用主要不是作照明,而是用于示意情况。由于,它设置在汽车的顶部,因此比较容易被发现和关注。
以出租车的顶灯为例,如图1所示,它是现有出租车顶灯的结构示意图,它包括一发光灯体A和一灯架B,该发光灯体A中具有发光灯泡等结构,并在发光灯体外表面注明相应的文字或图案,该灯架B主要包括一横梁B1和两端的连接部B2和B3,其中:横梁B1用于穿设发光灯体A,并将发光灯体A固定,两端的连接部B2和B3分别通过固定元件C1和C2(螺钉或螺栓)固定在车顶D和车顶一侧。如上所述,现有的汽车顶灯就是一种固定的结构,若顶灯的发光灯体A出现了故障或需要更新调换时,就需要将整个顶灯(连同灯架B)一并拆除、掉换,这样一来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增加了汽车顶灯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顶灯,主要解决现有的汽车顶灯的发光灯体和灯架一体设置,若顶灯的发光灯体出现了故障,就需要将整个顶灯一并拆除、掉换的技术问题,使得发光灯体的掉换省时、省力,还可以降低汽车顶灯的更新。
的技术问题,且通过加大排水口的孔径来加快排水速度会提高产品加工成本且碰坏产品外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顶灯,包括发光灯体和固定于车顶上灯架,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灯体两侧分别具有插孔;该灯架的横梁中间断开并具有二相对设置的形状于插孔相对应的连接端,其中一连接端处具有弹性伸缩结构。
所述的汽车顶灯,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伸缩结构包括一横梁端,横梁端上设有抵止部;该连接端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开口处具有顶靠部,顶靠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抵止部的宽度;横梁端的抵止部前端套设一直径小于抵止部的弹簧,并和抵止部一并套设入连接端内。
藉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连接端处的弹性伸缩结构,可以很方便地拆下需要更换或维护的发光灯体。与现有的一体式更换的方法,操作简单、省力,且降低了汽车顶灯的更新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汽车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汽车顶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发光灯体;
11、12-插孔;
2-灯架;
21-横梁;
211、212-连接端;
2111-顶靠部;
213-横梁端;
2131-抵止部;
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顶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包括发光灯体1和固定于车顶上灯架2。该发光灯体1两侧分别具有插孔11、12;该灯架2的横梁21中间断开并具有二相对设置的形状子插孔11、12相对应的连接端211、212,其中一连接端211处具有弹性伸缩结构。
该弹性伸缩结构包括一横梁端213,横梁端213上设有抵止部2131;该连接端211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结构,开口处具有顶靠部2111,顶靠部2111之间的距离小于抵止部2131的宽度;横梁端213的抵止部2131前端套设一直径小于抵止部2131的弹簧3,并和抵止部213一并套设入连接端211内。
使用时,将连接端211处的弹性伸缩结构压缩就可以装入或取出发光灯体1进行维护和掉换。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未经上海市闵行中学项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1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面胶贴、生产设备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耐擦洗内墙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