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71054.2 | 申请日: | 200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9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严国仙;李耀良;蒯军华;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36 | 分类号: | F16L1/0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0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夹砂管顶管 中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管中继环,尤其是一种用于玻璃钢夹砂管的顶管中继环。
背景技术
玻璃钢夹砂管是一种高分子的化学材料,不能遇见明火,故此中继环与钢筋混凝土管以及钢管的中继环均有所不同。
目前,用于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如图1所示,它由钢管焊接而,其外圆焊缝打磨平整;内圆焊缝打磨后,轴向无沟槽;长度由油罐和行程确定。由于玻璃钢夹砂管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不能遭遇明火,故所用的中继环与钢筋混凝土管以及钢管中继环有所不同。而现有的用于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无法解决玻璃钢夹砂管不能遇明火的问题,中继环油缸拆卸不方便,以及不能再次利用,而且顶进时顶进阻力,密封圈磨损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隔明火、易拆卸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包括中继环体,其特点是:中继环体由中继外套筒和中继内套筒二个部分构成,其中中继内套筒可伸缩的承插在中继外套筒内,中继内套筒内壁上可拆卸安装中继环油缸。
中继内套筒与中继外套筒内前铰接处设置二道可径向调节密封间隙的密封装置,用于确保顶进时不漏浆;中间铰接处设置三只注浆孔,用于顶进时进行注浆,减小顶进阻力;
中继内套筒的承插处设有压注润滑脂的油嘴,以减少顶进时密封圈的磨损;中继环油缸通过两边的筋板安装在中继内套筒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拆卸:中继环油缸以及油缸两边的筋板做成可拆卸形式,同时还解决了玻璃钢夹砂管不能遇明火的问题;中继环油缸以及油缸两边的筋板是整体拆除,所以方便再次利用;2、实用性强:由于该中继环是根据普通管节进行设计加工,所以连接中继环的管节不需要重新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玻璃钢夹砂管顶管的中继环,包括中继环体,中继环体由中继内套筒1和中继外套筒2二个部分构成,其中中继内套筒1可伸缩的承插在中继外套筒2内,中继内套筒1内壁上可拆卸安装中继环油缸3,且中继环油缸3通过两边的筋板6安装在中继内套筒1内壁上。
由于玻璃钢夹砂管是一种高分子材料,不能遭遇明火,故此中继环与钢筋混凝土管以及钢管中继环有所不同。新加工中继间采用二段一铰可伸缩的套筒承插式结构,端部结构形式与所选用的管节形式相同,外形几何尺寸与管节基本相同。
中继内套筒1与中继外套筒2内前铰接处设置二道可径向调节密封间隙的密封装置4,用于确保顶进时不漏浆;中间铰接处设置三只注浆孔,用于顶进时进行注浆,减小顶进阻力;
中继内套筒1的承插处设有压注润滑脂的油嘴5,以减少顶进时密封圈的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1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