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446.7 | 申请日: | 2007-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3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徐祥;何泽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6 | 分类号: | H01R12/16;H01R13/629;H01R13/46;H01R13/71;H01R13/6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200131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卡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电子卡连接器中的绝缘本体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卡连接器如图1所示,其中包括遮蔽壳体1’、绝缘本体2’、一组导电端子3’、第一侦测端子4’和第二侦测端子5’。
具体地,所述绝缘本体2’设有多个用于收容导电端子的端子收容槽23’,在各端子收容槽23’两侧(包括最外侧的两个端子收容槽与绝缘本体2’上表面向上形成的左侧壁22’之间,以及与绝缘本体2’的侦测端子一侧的边缘之间)形成多个隔墙21’。
所述遮蔽壳体1’与所述绝缘本体2’通过扣合等方式结合安装,并在其与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之间形成具有插卡口的用于插入电子卡的插卡空间。
导电端子3’置于所述端子收容槽23’内,其接触部31’超出隔墙21’的上表面,电子卡(图1中未示出)沿方向A插入时,导电端子3’将为其提供向上的弹力,待电子卡有效插入后,导电端子3’(尤其是其接触部31’的顶部)将电连接于设于电子卡的与绝缘本体2上表面相对的表面(下称电子卡的下表面)上的各个触点。
其中,图示遮蔽壳体1’还具有向插卡空间侧冲压形成的导引片11’,其位于靠近第一、第二侦测端子的一侧,同绝缘本体2’的左侧壁22’一起导引电子卡按指定方向A推进。在电子卡有效插入后,通过遮蔽壳体1’和所述导电端子3’的相互作用,稳定所述电子卡于插卡空间内,确保电子卡与导电端子3’尤其是其接触部31’之间的有效电连接。此外,遮蔽壳体1’还具有可防止电子卡过度插入的止挡片12’。
所述第一侦测端子4’与第二侦测端子5’用于侦测电子卡是否有效插入。
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电子卡连接器存在不足之处,简要说明如下:
考虑到用户在插卡时的准确性,业界通常将绝缘本体2’的上表面(包括所述各隔墙21’的上表面以及绝缘本体靠近插卡口一侧的部分的上表面)与遮蔽壳体1’的与绝缘本体上表面相对的表面(下称遮蔽壳体1’的下表面)之间的距离设计成大于电子卡的厚度,方便用户插卡动作;但是由于电子卡在插入定位后,其主要依靠导电端子3’向上的弹性力和遮蔽壳体1’的相互作用进行定位,而导电端子3’所能为电子卡提供的弹性力较为有限,于是,电子卡可能会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晃动,以致过度压迫导电端子3’,使后者在长时间过度形变或频繁过度形变后因疲劳度上升而受损,此外,电子卡6’的所述晃动还会影响到其与导电端子3’间的有效电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包括一插槽,在该插槽设置的底壁上设有多个端子收容槽;一遮蔽壳体,包括一顶壁,与所述绝缘本体结合安装,从而与所述绝缘本体的插槽共同形成一具有插口的插卡空间;多个导电端子,装设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其中,各导电端子具有突出所述插槽的底壁并延伸入所述插卡空间内的接触部;其中在所述插槽位于导电端子接触部侧边的底壁上设有向所述插卡空间侧形成的凸台,且各导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超出所述凸台的上表面,各凸台朝向插口方向的前端与插口之间的插卡空间形成一第一插卡部,各凸台和遮蔽壳体的顶壁之间的插卡空间形成一第二插卡部。
所述第一插卡部内的插槽底壁到所述遮蔽壳体顶壁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插卡部内所述凸台上表面到所述顶壁的垂直距离。
优选地,在所述各凸台与插槽底壁之间设有倾斜的过渡部。
其中,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为并排设置的一组导电端子,各凸台并排间隔地设置于各导电端子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子卡连接器通过形成于导电端子之间的凸台和所述遮蔽壳体的共同作用能够更有效地夹持电子卡,不但避免了电子卡过度压迫导电端子所可能导致的导电端子受损,也更有效地保证了导电端子与电子卡之间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结合附图对非限定性实施例所作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性、优势以及目的将变得更为明显。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子卡连接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卡、电路板连接后的组件立体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卡、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子卡连接器除去遮蔽壳体后的组件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未插卡时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所示组件的X-X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与电子卡组装后的组件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未经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莫列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4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