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在一根套管内穿设多根芯管的滑动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70079.0 | 申请日: | 2007-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47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8 |
发明(设计)人: | 沈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7/00 | 分类号: | F16L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田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0007***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一根 套管 内穿设多根芯管 滑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敷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在一根大管径钢套管内同时穿设多根较小管径的芯管的滑动支架。
背景技术
在地下管道敷设领域的钢管道敷设工程中,一般采用顶管工艺实现钢管道对铁路、公路、各等级河道的穿越。现有技术中顶管工艺的主要步骤是:
首先,确定穿越管位,探明穿越方向上的障碍物(包括地下建筑物、重要市政设施等)和穿越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情况;
其次,在穿越的两端,分别开挖顶管坑和接受坑;
然后,在顶管坑内,顶套管至接受坑;顶管作业包括:在套管中安装预制的芯管滑动支架,将芯管固定在滑动支架上,芯管逐节焊接、超声波无损探伤、X光拍片检验、焊口防腐,逐节连同滑动支架一起被推入套管深处,直至接受坑;最终实现从顶管坑至接受坑的地下钢管道穿越。
在以往采用顶管工艺时,多数情况是一根钢套管内穿越一根钢芯管,由圆钢滚轮、扁钢抱箍、橡胶垫圈板及若干固定辅助件组成滑动支架,直接固定在钢芯管上,定位并运送芯管。这种滑动支架制作、安装简便,操作稳妥、可靠。
在某些情况下,当需要在一根钢套管内同时穿越二根或三根钢芯管时,采用角钢、槽钢制作固定支架,圆钢滚轮作为滑动构件。这种固定支架按照横平竖直构件的传统思维模式制造,结构复杂,使固定在其中的两根芯管呈水平排列布置,各芯管的间距很小,难以满足安装、焊接、探伤、拍片、防腐的要求。当两根钢芯管的管径、壁厚不同,在共同滑动支架上应作为同一钢结构件,横平竖直的传统布置模式使其总的联合重心往往偏离钢套管的垂直中心线,同时也很可能位于钢套管的水平中心线以上,使两根芯管连同滑动支架失稳,极易在穿越过程中发生倾覆,难以顺利穿越。
为解决共同钢构件在套管中易倾覆、两芯管间距小等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也采取了一些辅助的技术手段,如限位、配重、牵引等。但上述技术手段在实施时计算复杂,施工工序多,可靠性差。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抗倾覆性好、套管内各芯管间距较大且结构简单,特别是施工便利的滑动支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在大管径套管内穿设多芯管、抗倾覆性好、套管内各芯管间距较大、施工便利的滑动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在一根套管内穿设多根芯管的滑动支架,是一种用于在一大管径套管内同时穿设依管径由大至小的第一芯管、第二芯管及第三芯管的至少三根芯管的滑动支架,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圆型基板,所述圆型基板上至少开设有分别用于贯穿所述第一芯管、所述第二芯管及所述第三芯管的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所述圆型基板上环绕各所述通孔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各芯管的芯管抱箍;所述圆型基板外圆周面上通过一框架抱箍固定设置至少二滚轮。
较佳地,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位于所述圆型基板的垂直中心线两侧及所述圆型基板的水平中心线下侧,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圆型基板的垂直中心线同一侧并位于所述圆型基板的水平中心线上侧。
较佳地,所述框架抱箍与所述芯管抱箍结构相同,为至少两半体,分别包括设置在内侧的橡胶垫板圈、设置在外侧的圆弧型扁钢及用于锁合两所述半体的紧固件。尤佳地,所述圆型基板在其两侧各设置一组所述芯管抱箍。
较佳地,所述芯管抱箍在内置所述芯管并锁合后通过圆弧型钢板与所述圆型基板焊接固定。
较佳地,二所述滚轮分别设置在所述套管的重心线两侧及所述套管的水平线下侧。尤佳地,二所述滚轮与所述套管的重心线夹角为大致30°。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支架将总框架设计成圆管型,提高了滑动支架的抗倾覆能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矩形滑动支架在长距离穿越施工过程中容易在套管内发生径向翻倒的难题,同时为扩大设置在同一套管内各芯管的间距提供了空间条件,使各芯管的间距不受其水平之间相对位置的限制而容易拉大,多根芯管的联合重心也能方便控制,从而可以成功地实现芯管的安装、焊接、探伤、拍片、防腐、推进等操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使用状态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燃气工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70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纺纱器转杯隔距调节装置
- 下一篇:一种学习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