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管容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9940.1 | 申请日: | 200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8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吕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国才 |
主分类号: | B65D35/30 | 分类号: | B65D35/30;B65D83/7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9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筒状软管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筒状的软管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筒状软管体,比如牙膏软管等,在使用时仅依靠施加在软管体表面的压力来达到挤压软管体内物质的目的,这种软管体的结构虽然生产成本较低,结构简单,但由于使用时可能存在的挤压不均匀,极容易造成软管体内的物质没有完全被挤压出软管体,造成不可避免的浪费,特别在使用到最后时,挤压软管体内的物质就变成一种费时费力的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软管容器,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软管体挤压不方便、容易造成软管体内物质残留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软管容器,它主要包括软管体,软管体的一端为开口端,软管体的另一端为密封端,其特征在于:软管体内设有一支撑轴,支撑轴的一端与软管体的密封端固定连接,支撑轴的底部套设有一顶帽,顶帽的底部设有一套筒,支撑轴的底部套设在套筒内。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软管体内设有支撑轴,在支撑轴的底部套设有一个顶帽,在使用前,先用手指透过软管体压动圆弧状的单向滑动弹簧片,使其弧度减少,长度延伸,使单向滑动弹簧片卡在支撑轴上,推动软管体底部的顶帽向管口运动时,由于支撑轴的两侧面呈对称的锯齿状,单向滑动弹簧片会在运动的过程中在支撑轴上找到新的支撑点,并使顶帽停留在新的位置,手松开时,圆弧状的单向滑动弹簧片恢复原状,并在支撑轴上找到新的支撑点,通过这种顶帽的向前推动来达到挤压软管体内物质的目的,这种挤压方式非常方便,快捷,可以使软管体内的物质全部被挤压出来,不会造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软管体1,软管体的一端为开口端,软管体的另一端为密封端,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软管体内设有一支撑轴2,支撑轴的一端与软管体的密封端固定连接,支撑轴的底部套设有一顶帽3。顶帽的底部设有一套筒4,支撑轴的底部套设在套筒内,套筒与支撑轴之间设有两片单向滑动弹簧片5,顶帽的大小与软管体的内径相配合。支撑轴的两侧面呈对称的锯齿状,齿间距离为0.5-0.8mm。
在实施中,先用手透过软管体的壳体,压动圆弧状的单向滑动弹簧片,使单向滑动弹簧片卡在支撑管上,当推动软管体底部的顶帽向管口运动时,由于支撑轴的两侧面呈对称的锯齿状,单向滑动弹簧片会在运动的过程中在支撑轴上找到新的支撑点,并使顶帽停留在新的位置,通过这种顶帽的向前推动来达到挤压软管体内膏体的目的,由于顶帽的大小与软管体的内径相吻合,所以这种挤压方式非常方便,快捷,可以使软管体内的物质全部被挤压出来,不会造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国才,未经吕国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99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片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隐磁极笼型转子结构的无刷双馈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