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锆陶瓷套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222.2 | 申请日: | 200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7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G02B6/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0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锆 陶瓷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氧化锆陶瓷套管,尤其涉及一种1.25MM转2.5MM陶瓷套管。
背景技术
光纤通讯及光纤网络传输中必须进行大量的光纤耦合,而每一次的光纤耦合都要使用光纤连接器件。这样的连接在现有的光纤网络传输中是数以亿记的。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电通、公安、部队及海量的城市及工矿企业都会密集的使用这些产品。
由于光配线架、网络交换设备、光端机、分路器等光纤设备的光接口往往都不同,所以实际应用中的转接规格就会受限制,只能在内径相同的规格内实现转接,例如FC与ST的转接、ST与SC的转接等等。但遇到内径不同的转接工况就比较麻烦了,例如:FC连接头与LC连接头的连接需要将FC跳线+FC适配器+FC转LC跳线+LC适配器+LC跳线,如此繁琐的应用模式造成实际应用非常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由于本实用新型氧化锆陶瓷套管1.25MM转2.5MM陶瓷套管的出现,可以简化以往的应用模式,只需在两根匹配不一的连接跳线之间加一个1.25MM转2.5MM的光纤转接适配器就可以了,这样的新技术填补了目前市场的空白,并在国际上领先。
目前有能力生产1.25MM转2.5MM陶瓷套管的只有日本的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垄断了全球市场。目前国际市场的产品单价在40USD,而我们现在的实际制造成本在80元以下,如果我们可以进行批量生产成本还可以下降。产品的市场前景极其乐观。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氧化锆陶瓷套管,所述的套管管壁上开有一条开口,开口平行于套管轴线,连接跳线的套管1壁长3.2±0.01MM、内径1.25±0.02MM,外径为1.76±0.02MM;连接跳线的另一套管2壁长5.8±0.01MM,内径2.5±0.02MM,外径3.2±0.02MM。
一般氧化锆纳米陶瓷粉的胚料成型都是用等静压技术来完成的,但由于等静压对于非标准规格胚料难于实施等静压,所以我们设计了大量复合模具来辅助等静压坯料成型。
光纤对中的关键是同心度,两个不同内径的圆在同一轴心上达到相同的同心度是有很大难度的,且同心度达到1.0MU以内。我们独立设计了特殊的无心磨和辅助投影加工以保证同心度的控制。
本实用新型氧化锆陶瓷套管达到国际上的要求:
内圆直径一:1.2499±0.001MM
内圆直径二:2.499±0.001MM
加工精度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技术稳定性,单一工装对异型件的加工无法达到要求,我们为达到精度要求,也自主设计了大量的工装以达到精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氧化锆陶瓷套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氧化锆陶瓷套管俯视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25MM套管
2-2.5MM套管
3-套管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的。
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氧化锆陶瓷套管,包括1.25MM的套管1、2.5MM的套管2和套管开口3,所述的套管1壁长3.2±0.01MM、内径1.25±0.02MM,外径为1.76±0.02MM;套管2壁长5.8±0.01MM,内径2.5±0.02MM,外径3.2±0.02MM。
所述的氧化锆陶瓷套管,提高了光传送速度,降低了损耗,解决了转接规格的限制,使用寿命长,温度膨胀系数小,物理性能稳定,保证了光电信号传递畅通,套管管壁上的开口可保证与插芯间的插拔力,便于顺利插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未经李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