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8090.3 | 申请日: | 200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5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94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胶托辊 输送 装置 静电 释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板生产,特别涉及一种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
背景技术
钢铁厂冷轧板生产过程后期,需将冷轧板剪切成一定的规格通过输送设备,并将多张冷轧板叠成一定的厚度,输送到指定地点,经打包捆扎后入库。
这种输送设备通常采用托辊输送装置,即将若干根托辊横向排列成所需的输送距离,众托辊由动力机构带动并呈同一方向旋转,被输送的冷轧板底面与托辊接触,从而产生摩擦力带动冷轧板移动。
为了保证冷轧板制品的表面质量,避免因与托辊摩擦而产生的划伤,近年来在托辊外周采用包胶技术,所包覆的材料采用聚氨酯、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由于高分子材料耐磨损,其硬度相对稍低,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冷轧板制品的质量。
但由于高分子材料绝缘性能良好,在与冷轧板摩擦时会产生一定电压的静电,所产生的静电无法释放,尽管在包胶的材料中添加了部分抗静电剂,但是效果仍不理想,操作工人在打包捆扎过程中与冷轧板制品接触时,仍有触电麻手现象而使之产生畏惧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它解决了托辊外周因包覆高分子材料而产生无法释放的静电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它安置于二个托辊之间,所述静电释放器装有与托辊输送装置底座相连接的底板,在底板上装有滑轮、轴套、导柱和导轨,滑轮安置在底板上部且突出于底板顶端,滑轮位于导轨中间,导柱下部穿置于轴套中,导柱上端与导轨连接,导柱中部套装弹簧。
本实用新型的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利用类似电器设备接地装置的主要机理,全部零部件采用金属制作,将静电释放器安置在二个托辊之间,可有效地释放冷轧板制品所携带的静电负荷。
本实用新型的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具有下列优点:
1、安全可靠,工作时与制品接触压力小,不会产生划伤问题。
2、静电释放有效,可在整条托辊输送线上择点放置。
3、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按图1所示静电释放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包胶托辊输送装置的静电释放器,它安置于二个托辊之间。静电释放器装有底板1,底板1连接在托辊输送装置的底座上,以保证良好的接地电性能。
在底板1上装有滑轮2、轴套3、导柱4和导轨5。滑轮2安置在底板1上部且突出于底板1顶端,滑轮2位于导轨5中间。导柱4下部穿置于轴套3中,导柱4上端与导轨5连接,导柱4中部套装弹簧6。
安装时,滑轮2顶端高度应高于托辊高度,如3mm。滑轮2的旋转方向与托辊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当冷轧板头部移动至二个托辊之间的静电释放器时,滑轮受到挤压,但由于受到导轨、导柱、轴套的限制,产生下移动作,又由于弹簧作用,使滑轮紧贴于冷轧板底部,成为冷轧板制品与接地基础之间的导体,由此释放了冷轧板制品所携带的静电负荷,其释放过程一直要随着冷轧板制品移动至尾部。当本部分冷轧板制品移动完成后,滑轮因弹簧作用而恢复原状,迎接下一轮的重复动作。
当然,本技术领域内的一般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高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80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盖式手机
- 下一篇:可更换保险管的壁式调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