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447.6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8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李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双桦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一平 |
地址: | 201417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空调器 室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全铝平行流冷凝器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分体空调器包括带蒸发器的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外机一般包括底板、带进气孔的外壳、外壳上设有排气罩,在外壳内部设置换热器,在排气罩下面或里面安装有送风扇及风扇电机、在底板上的安装有与换热器和与室内机蒸发器连通的压缩机。
现有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的换热器采用铜管铝翅片式冷凝器,由于其制冷剂转向弯头较多,造成制冷剂流动阻力较大,制冷剂侧压力损失大;又由于热交换翅片与导管之间呈扩胀连接,而使其传热效果不良;还因为导管通常采用铜管而使得整个产品较为笨重和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换热器所存在的缺点,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适用范围广、热交换效率高的、采用全铝平行流冷凝器构成换热器的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从而,显著提高室外机及整个空调器的制冷效率,减少室外机的体积、重量和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所述的分体空调器包括带蒸发器的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的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和换热器,其特点是,所述的换热器由至少一个冷凝器单体构成;
所述的冷凝器单体包括:
两个彼此相对的集流腔体,所述的两个集流腔体的内侧两两相对间隔设有多个连接孔;
多个连管,分别通过两个集流腔体的连接孔设置在两个集流腔体之间并与两个集流腔体相互连通;
多个翅片,连接设置在相邻两连管之间;
至少一个隔板,设置在至少一个集流腔体内,将所述的集流腔体分隔成至少两个子腔;以及,
一进气管和一排液管,分别设置在两个集流腔体上,或只设置在其中一个集流腔体上。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冷凝器单体的各连管为薄壁扁管,由全铝材料构成。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冷凝器单体的各连管平行设置,构成平行流冷凝器。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换热器由一个冷凝器单体构成;所述的冷凝器单体的集流腔体上设置的进气管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所述的冷凝器单体的集流腔体上设置的排液管与室内机的蒸发器连接。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换热器由两个或多个冷凝器单体并联构成;各冷凝器单体的集流腔体均设有进气管和排液管;其中,各冷凝器单体的进气管并联连接一进管,各冷凝器单体的排液管并联连接一出管,所述进管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和出管与与室内机的蒸发器连接。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换热器由两个或多个冷凝器单体并联构成时,各冷凝器单体的结构和参数完全相同。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换热器由两个或多个冷凝器单体串联构成;各冷凝器单体的集流腔体均设有进气管和排液管;其中,前一个冷凝器单体的一个集流腔体上设有的排液管与后一个冷凝器单体的一个集流腔体上设有的进气管相互连通;第一个冷凝器单体的一个集流腔体上设有的进气管与压缩机的排气管连通,最后一个冷凝器单体的一个集流腔体上设有的排液管与室内机的蒸发器连接。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隔板间隔设置在位于至少一个设置连管的集流腔体连接孔的下方,将所述的集流腔体分隔成由不同数量或相同数量的连管组成的多个子腔,形成制冷剂经过上述不同数量或相同数量的多个来回方向的通路;制冷剂在每个单方向通路所经过的连管的数量满足以下要求:制冷剂在上一个单方向通路经过的连管的数量≥制冷剂在下一个单方向通路经过的连管的数量。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制冷剂在所述的前一个冷凝器单体的最后一个通路所经过的连管的数量大于等于相邻制冷剂在下一个冷凝器单体的第一个通路所经过的连管的数量。
上述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其中,所述的换热器的所有的通路数满足以下的要求:25≥单方向通路数≥2。
由于本实用新型分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因此具有如下的优点:
1、由于制冷剂在换热器中以一组为薄壁扁管的连管平行流动的方式进行,流动路径短,转向外无弯曲,因此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小,制冷剂的侧压力损失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双桦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双桦汽车空调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发动机的活塞与汽缸的配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物柴油酯化反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