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盗手机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7216.5 | 申请日: | 2007-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922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费晓亮;赵其杰;杨恒亮;刘明全;吴仍茂;黄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00 | 分类号: | H04M1/00;A45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盗 手机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机套,尤其是一种防盗手机套。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手机防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加强用户自身的防范意识;二是采用一些防盗装置,比如防盗手机套,还有一种类似汽车防盗装置的具有报警功能的锁扣;另外还有一种,通过一种软件对被盗手机进行锁键操作和报警。
但是这些方法均属被动防盗,都存在一定的软肋和不足。现有的防盗手机套,给用户带来手机使用的不便;软件智能防盗费用高,防盗效果好,但也非绝对安全;加装报警装置,要对手机进行改造,影响手机外观和使用,也属被动防盗。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防盗手机套,本保证价格优势的前提下,确保手机安全,使用方便,并且不对手机进行任何人为的改造,实现手机防盗。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防盗手机套,包括一个手机套,其特征在于手机套的套盖上装有一个微型锁,手机套内装有一个纽扣电池、一个蜂鸣器和一个常用微型继电器,手机套底面内侧和外侧各安装一个光敏开关,并在手机套内布置直流线路,从而构成电路的结构为:纽扣电池的正极通过微型锁连接常闭微型继电器线圈的一端和蜂鸣器的一端;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两个光敏开关的一端和常闭微型继电器开关的一端;而纽扣电池的负极连接两个光敏开关的另一端和常闭微型继电器线圈及开关的另一端。
当手机套由微型锁设置于报警状态时,拿起手机套,或者由手机套中取出手机,或者割裂手机皮套都会蜂鸣报警。
本装置同时拥有多种情景下的安全保护,及多重防护机制。而微型锁的组合多样性,保证了其安全性;微型锁的便利的开启方式,及多重防护机制。而微型锁的组合多样性,保证了其安全性;微型锁的便利的开启方式,保证了使用的方便性。且本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类产品安全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是:参见图1和图2,本防盗手机套包括一个手机套1、手机套1的套盖上装有一个纽扣电池4、一个蜂鸣器3和一个常用微型继电器7,手机套1底面内侧和外侧各安装一个光敏开关5、6,并在手机套1内布置直流线路,从而构成电路的结构为:纽扣电池4的正极通过微型锁2连接常闭微型继电器7线圈的一端和蜂鸣器3的一端;蜂鸣器3的另一端连接两个光敏开关5、6的一端和常闭微型继电器7开关的一端;而纽扣电池4的负极连接两个光敏开关5、6的另一端和常闭微型继电器7线圈及开关的另一端。
参见图2,当微型锁2闭合后,电路接通,常闭微型继电器7通电开启。此时当将手机套1拿离桌面等平面一定距离后,手机套1底面外侧光敏开关5闭合,蜂鸣器3报警;当将手机从套中取出,手机套1底面内侧光敏开关6闭合,蜂鸣器2报警;当试图剪开或割断手机套1时,常闭微型继电器线圈7失电,继电器开关闭合,蜂鸣器3警。
平常使用时,可将微型锁2置于开启位置,报警功能关闭,方便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72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播放、信息查询及IP通讯一体机
- 下一篇:一键通商务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