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防冻液抗冻能力测试仪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6983.4 | 申请日: | 2007-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40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时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齐迈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4 | 分类号: | G01N2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201108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防冻液 能力 测试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冻液抗冻能力测试仪,特别是一种能直接读出防冻液冰点温度的便携式测试仪。
背景技术
防冻液是一种含有特殊添加剂的冷却液,主要用于液冷式发动机冷却系统以解决防腐、防垢、防沸、防低温冷冻等问题。防冻液特有的冬天防冻,夏天防水垢抗腐蚀等优良性能对各种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现国内外95%以上使用乙二醇的水基型防冻液,乙二醇型防冻液采用乙二醇与软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纯净的乙二醇的冰点为-11.5℃,沸点为197.4℃,与水混合后的冰点最低可达-68℃。故防冻液中乙二醇的含量越高冰点就越低,其抗冻能力也就越强。
测试防冻液冰点的传统做法是:将75~100mL样品置于试管中,以一定的速度冷却,并分阶段测定防冻液的温度,根据测量数据绘出时间-温度曲线,曲线达到水平时的拐点即为冰点。这种方法虽能精确地测出防冻液的冰点,但需要专门的试验设备、熟练的试验技术和较长的检测时间,不便于个人携带使用,更不可能在购买防冻液时当场就测出防冻液的冰点,而当场测量防冻液冰点恰恰是购买者迫切需要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防冻液抗冻能力测试仪,该测试仪能直接读出冰点,且易于操作、携带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测试仪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外部的进液管和出液管、位于壳体内部的指示装置和刻度装置。
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和上盖,其中上盖设有一可视窗口,通过该窗口可直接观测底座中部件的工作情况,同样地,也可以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上盖。
在壳体底座内设有盛液腔体、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其中进液通道和出液通道均一端与所述盛液腔体连通,另一端与壳体外部连通。
所述壳体底座在其盛液腔体的中心处设有支撑轴,该支撑轴由底座的底壁朝向上盖延伸;所述刻度装置枢轴固定在所述支撑轴上,并在偏离其中垂线处设有第一配重块;所述指示装置位于刻度装置远离底座底壁的一侧,其枢轴固定于所述支撑轴上,该指示装置在偏离其中垂线处设有第二配重块,该第二配重块在指示装置上的偏离方向与第一配重块在刻度装置上的偏离方向相反。
配重块的作用是:在盛液腔体内充满液体时,使指示装置在浮力的作用下只能绕支撑轴向一个方向枢轴旋转,如逆时针旋转,而刻度装置只能向另一相反侧旋转,如顺时针旋转,从而在根据由浮力对应换算出的相应被测液体的参数值刻度来直接读数时,大大扩大了测量值的范围。
此外,所述出液管连接至壳体的底座上并密封地连通所述出液通道,进液管连接到壳体的底座上并密封地连通所述进液通道。优选地,所述出液管的末端连通有一压缩气囊。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指示装置包括扇形板和与扇形板共轴的指针,在扇形板和指针的连接处向一侧轴向凸出有一定位凸柱,所述定位凸柱的中心设有接合所述支撑轴的通孔,在扇形板的中垂线偏左处设置的配重块优选为与其固定在一起的钢珠,并将所述指针沿扇形板的中心线朝向远离扇形板的方向延伸。
刻度装置包括半圆板和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从半圆板的圆心处分别向两侧轴向凸出,其中心设有接合所述支撑轴的通孔。在半圆板的中垂线偏右处设置与其固定在一起的配重钢珠,此外所述半圆板的边缘部分向所述扇形板的方向弯折,并在该弯折部分上设有刻度。
为了充分利用壳体空间,优选将所述盛液腔体和进液通道、出液通道分别设置在壳体底座的两半部,并将两通道分别迂回设置,以使液体能充满盛液腔体的内部的同时,保证通道内有足够的空间容纳未排出的空气,从而有效密封壳体内部。
有利地,所述进液通道的两端均通向所述壳体底座的下部,使液体易于从壳体下部吸入却不易倒流;而出液通道连通所述盛液腔体的一端位于壳体底座的上部,另一端则从底座下部向上方通出,以便于将气囊紧凑安装在壳体上,减少整体尺寸。
在所述进液通道通向底座外部的一端设有一中空凸柱,其环绕进液通道间隔设置,其外围尺寸朝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径向递减以接合进液管。所述出液通道通向底座外部的一端也设有一中空凸柱,其环绕出液通道间隔设置,其外围尺寸也朝向所述壳体的外部径向递减以接合出液管,从而易于将吸液管和出液管套入的同时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防止液体渗出。
所述气囊适宜制为侧壁上设有波浪形把持部的圆柱形结构,其中吸液管加上通道空间的容积适宜小于气囊的内部容积,以保证盛液腔体内能充满液体。
在所述壳体底座上设有突出的卡钩,其位于安装所述气囊一侧。在所述气囊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卡钩配合安装的突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齐迈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齐迈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6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