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直流电弧炉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5607.3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1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章吉贤;白桦;聂春分;蔡晖;张晓惠;孙月强;罗蜀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7B3/08 | 分类号: | F27B3/08;F27B3/10;F27B3/12;F27B3/20;F27B3/19;F27B3/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卢宏 |
地址: | 410001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直流 电弧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弧炉,更具体而言,是涉及一种用于工业废弃物综合回收的还原熔炼直流电弧炉。
背景技术
随着资源循环利用的广泛开展,针对各种工业废弃物综合回收利用的技术正广泛开展研发工作,采用直流电弧炉熔炼工业废弃物,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同时提取其中的有价金属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采用直流电弧炉直接熔炼工业废弃物的方法存在处理能力小,炉体有害气体泄漏严重,电极损耗大,炉体寿命短,安全性及能源利用率低的缺点。因此,开发一种高效能,安全环保的新型直流电弧炉,是业界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对于工业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清洁生产,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工业废弃物火法还原熔炼的直流电弧炉,以解决前述目前同类电炉中存在的上述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处理含有价金属工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的新型直流电弧炉,包含有炉体,该炉体包含有:电极密封装置(1)、整体浇注密闭炉顶(2)、组合式水冷钢棒底电极(3)、电极提升装置(4)、三电极及供电电控系统(5);炉体熔池下部设置有正常生产时熔体排出口(6),组合式水冷钢棒底电极检修排放用的熔体排出口(7)。
该电炉电极密封装置(1)采用机械压紧式多层填料密封圈密封方式,由机械压紧装置、密封环、高低温密封填料组成。
该炉整体浇注密闭炉顶(2)设置有密闭膨胀缝和支撑钢结构,炉顶还设有卫生环保烟罩;在出料口上方亦设有卫生通风环保烟罩。
该炉组合式水冷钢棒底电极(3)带温度检测报警系统。
该炉电极提升装置(4)为液压提升系统,并设置有控制电极升降达到调节炉膛温度的电控系统。
炉体熔池下部设置有正常生产时熔体排出口(6),组合式水冷钢棒底电极检修排放用的熔体排出口(7)。
另外,本炉设计采用中空石墨电极,根据生产需要,可以实现从该通道吹入以电离气体或其它气体,实现等离子熔炼,能显著提高熔池温度与熔炼强度。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总结如下:
1、设计三电极直流熔炼,炉膛熔池面积增大,效率更高,电极损耗减少,运行噪音低,产能加大,对不导电的工业废弃物具有很大优势;
2、设计了新型机械密封结构,密封效果好;
3、设计整体浇注炉顶,合理设置膨胀缝,保证了密封同时,增强了炉体的稳定性;
4、操作简单、炉体密闭、噪音低、电炉尾气为还原性气体,经收尘净化后做为燃料回收利用,无烟气污染,环保好。
5、炉体寿命长,适应范围广。
参阅后附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随后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是很方便的。附图和相关的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特点限定在权利要求书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实施例直流电弧炉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钢外套内衬砖的竖式柱形炉,其以炉体为主体。附图中,炉壳1为钢外套,炉衬2为内衬复合耐火砖,炉顶3采用了整体体浇注保温炉顶,4为事故检修炉门,5为炉底水冷电极,6为炉顶升降电极,7为液压提升装置,8为排烟接口,9为加料进口,10为正常生产出料口,11为底电极事故排放口。
炉顶升降电极采用中空石墨电极,当生产需要时,通过该孔可将易电离气体吹入炉内,提高熔炼强度,加快物料熔炼速度。炉顶还设有三个物料加入孔,三个电极升降孔和一个烟气排出孔,炉体底部设有三个水冷底阳极及组合总体电极。熔炼完毕后物料一般通过生产出料口10放出,并保留少量底部熔体,以保护炉底电极。事故检修时,通过底部事故排放口11放出熔体。
本电炉正常运行时,可采用单炉周期作业,熔体排放口及炉顶平台下均设有卫生通风罩,工作环境好,且电炉尾气经收尘净化后可供生产作燃料使用,无烟气污染。
总之,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特别是含有价金属的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回收,具有安全、环保、节能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未经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56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