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往复踏板式自行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3323.0 | 申请日: | 2007-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5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杨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乐 |
主分类号: | B62M1/04 | 分类号: | B62M1/04;B62K21/16;B62J1/00 |
代理公司: | 永州市零陵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国华 |
地址: | 425600湖南省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往复 踏板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一种往复踏板式自行车。可作为交通代步工具或体育健身器材。
背景技术
自行车包括有车架、车轮和驱动装置,目前自行车的驱动装置是圆周踏板式驱动装置,包括有踏板、曲轴系、棘轮和链轮系,脚的用力状态是一种圆周式的蹬踏运动,不符合脚的运动习惯且较费力,同时比较老式呆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样一种符合脚的运动习惯、较省力,同时又富有趣味性的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自行车的圆周踏板式驱动形式改为往复踏板式驱动形式,并且将传动链轮系改为传动齿轮系。其驱动装置包括有往复式踏板、曲轴系、棘轮和齿轮系。即往复式踏板与曲轴系连接,曲轴系与棘轮连接,棘轮与齿轮系连接,齿轮系与自行车的驱动车轮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符合人们脚的往复运动习惯、较省力,速度平稳,同时又富有趣味性。
附图说明
下面1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车架,2为驱动车轮,3为往复式踏板,4为曲轴系,5为棘轮,6为齿轮系。11为前车架,12为坐架,31为翘翘板式往复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车架,车轮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往复式踏板3,曲轴系4,棘轮5和齿轮系6。往复式踏板3与曲轴系4连接,曲轴系4与棘轮5连接,棘轮5与齿轮系6连接,齿轮系6与自行车的驱动车轮2连接,往复式踏板3的支承端与自行车车架1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往复式踏板3的两块踏板上分别有复位弹簧,当向下蹬踏踏板加力后,松开踏板,靠弹簧的弹力使该往复式踏板3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往复式踏板3的两块踏板采用附图所示的翘翘板式往复结构31,当其中一块踏板向下运动时另一块踏板向上运动。
曲轴系4能使往复式踏板3的往复式运动变为圆周运动,对棘轮5进行驱动,棘轮5保证自行车的运动方向并带动齿轮系6转动,齿轮系6则带动自行车车轮转动。齿轮系6可以由一个或多个齿轮组成,起到变速和传动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车架11为可伸缩车架,且其与车架1的连接为可调倾角式连接。
同样,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中,坐架12为可伸缩坐架,且其与车架1的连接为可调倾角式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往复式踏板3与棘轮5之间增加了一个变速器,以使自行车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可以变换不同的速度。即往复式踏板3与变速器连接,变速器与棘轮5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变速器设于棘轮5与齿轮系6之间,即棘轮5与变速器连接,变速器与与齿轮系6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各分部结构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乐,未经杨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