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3102.3 | 申请日: | 200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08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熊细恒;熊国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国恒 |
主分类号: | E03B7/09 | 分类号: | E03B7/09;E03B5/00;E03B11/16;G05D9/12;G05D16/20 |
代理公司: | 宜春赣西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彬 |
地址: | 336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变频 供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变频恒压供水技术发展很快,恒压供水装置种类繁多,技术也日渐进步,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有些恒压供水装置其使用效果还是不尽人意。如目前比较先进、应用较广的、采用可编程控制器组成智能式可调压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其供水压力的给定都需要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修改控制器程序来实现,无法满足不同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因此存在着使用不方便,有的甚至还要对用户进行培训,否则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根本就无法运行,很难广泛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调节供水压力给定值、使用方便而安全可靠的全自动变频恒压供水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由PID调节器构成的变频器,分别与所述PID调节器输入、输出端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和执行机构,所述变频器连接有一压力给定装置。所述压力给定装置为一连接于所述PID调节器的给定量端子的可调电阻器。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输入端连接有液位检测器。
所述液位检测器经转换装置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
所述液位检测器为浮球液位计,所述转换装置为中间继电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于增压罐上;所述变频器为单相变频器。
本实用新型根据管网瞬时压力变化,自动调节某台水泵的转速和水泵组的水泵运行台数,满足用户恒压变量供水及变压变量供水的需要,使供水管网末端压力始终保持恒定,使得整个供水系统保持高效节能的最佳状态。能做到用多少水供多少水,不浪费电能,不需专人守护。由于设置了手动压力给定调节装置,系统恒压值可以不需要由专业人员通过软件来设定,用户不需要培训就可根据需要自行调节压力,可以满足不同的用户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要求。使用方便,运行可靠,便于推广,适用农村集中供水。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采用多相变频器和多相水泵,也可以使用单相变频器和单相水泵,无须架专线,节省资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可调电阻器(电位器)3的两个固定端子分别与PID调节器1的直流电源正端+24V、负端GND连接,其中心抽头连接于PID调节器1的给定量端子ACI。设于增压罐9上的压力传感器4连接于PID调节器1的反馈输入端口。变频器2与可编程控制器5通过信号线相互连接。执行机构7通过信号线分别与变频器2和可编程控制器5的输出端相连接。执行机构7通过信号线连接水泵组的电机。浮球液位计8经中间继电器6与可编程控制器5的相应输入端连接。
工作时,压力传感器4对设于用户用水管网路上的增压罐(稳压气压罐)9内水压力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传输到PID调节器1,然后与通过程序设定的给定压力值进行比较和运算,再将运算结果转换成频率调节信号和启动水泵台数信号。该频率调节信号送至变频器2,通过变频器2调节水泵电机的电源频率,进而通过执行机构7调节水泵转速;其启动水泵台数信号送至可编程控制器5,由可编程控制器5控制水泵的投入或退出运行。通过控制水泵组中投入或退出运行的台数及其水泵组中的变频泵的转速,从而稳定供水管网中的水压,使供水量与用户管网中不断变化的用水量保持一致,达到变量恒压供水的目的。
同时,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在上述由程序设定的供水压力给定值的基础上通过调节可调电阻器(电位器)3的旋钮来改变压力给定值,从而实现用户所需要的新的恒定供水压力。
正常运行时,一台主泵在变频器2控制下变频运行,当供水压力达到设定值且流量与用水量平衡时,水泵电机稳定在某一转速;当用水量增加或减少时,水泵将按变频器2输出的频率加速或减速至另一稳定转速;当变频器2使水泵达到最大转速后,用水量仍在增加时,系统将启动工频泵,使出水量增加。当用水量减少时,变频器2降低水泵转速,若用水量进一步减少,系统将关闭工频泵,只剩变频泵运行或进入休眠停机。
通过浮球液位计8检测水井内水位并通过可编程控制器5监控,以防水泵空转,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国恒,未经熊国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3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