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鞭炮编织机的传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927.3 | 申请日: | 200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99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友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友方 |
主分类号: | F42B4/30 | 分类号: | F42B4/30;F16H21/10 |
代理公司: | 张家界市慧诚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红旺 |
地址: | 412209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鞭炮 织机 传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鞭炮编织机械,特别是一直鞭炮编织机的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鞭炮生产采用手工编制,生产效率低下。近二十年来,鞭炮编制机械的发展较快,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半自动及全自动鞭炮编织机,大大提高了鞭炮生产效率。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一种全自动鞭炮编结机”(ZL200520051513.1),就具有下料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实践证明,自动鞭炮编织机自动化程度、生产速度,运行状况及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传动装置,在改进现有自动鞭炮编织机械性能过程中,对传动装置的改进至关重要。中国专利公开的“全自动鞭结炮编机传动装置”(ZL200620049771.0)和“一种爆竹编织机的转动箱”就是对相应类型的鞭炮编织机械转动装置的改进。但总的来说,现有的鞭炮编织机的传动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运行不稳定,噪音大,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鞭炮编织机的传动装置,其结构相对简单,经久耐用,传动更平稳,运行噪音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一种鞭炮编织机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体上相互平行设置有主轴和传动轴,主轴具有不同偏心的打料板传动轴位、压尾器传动轴位及两个钩针传动轴位,在打料板传动轴位和压尾器传动轴位上分别活动套装有传动联杆,这两根传动联杆与活动套装在传动轴上的两根传动套杆活动联接,传动套杆的另一端分别活动联接打料板联杆和压尾器联杆,两个钩针传动轴位上分别活动套装有钩针传动杆,传动轴上分别装有活动联杆和固定联杆,活动联杆和固定联杆上分别设有联接轴,钩针传动杆分别活动套装在联接轴上,活动联杆和固定联杆活动联接钩针联杆,
所述主轴和传动轴不处于相同的水平位置。
所述两个钩针传动轴位处于相同偏心的轴位上。
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机构传动联杆和输送机构传动联杆。
所述下料机构传动联杆和输送机构传动联杆之间的角度可以调节。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传动钩针、打料板、压尾器等鞭炮编织机的部件,并可间接指挥鞭炮输送机构和下料机构,提高了鞭炮编织机的自动化程度,工作效率可提高三分之一,其使机械运行更为平稳,几乎无噪音,机械磨损小,实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轴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向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向剖面图。
图中,1-支体,2-主轴,3-传动轴,4、5-传动联杆,6、7-传动套杆,8-打料板联杆,9-压尾器联杆,10、11-钩针传动杆,12-固定联杆,13-活动联杆,14、15-联接轴,16、17-钩针联杆,18-输送机构传动联杆,19-下料机构传动联杆,20-皮带轮,21、22-螺钉,23-打料板传动轴位,24-压尾器传动轴位,25、26-钩针传动轴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该鞭炮编织机的传动装置具有箱式的支体1,在支体1上通过轴承相互平行安装有主轴2和传动轴3。主轴2具有不同偏心的打料板传动轴位23、压尾器传动轴位24和两个相同偏心的钩针传动轴位25、26。在打料板传动轴位23、压尾板传动轴位24上分别活动套装有传动联杆4、5。在传动轴3上通过轴承安装有传动套杆6和7,传动套杆6和7的一端与传动联杆4、5之间活动联接,另一端分别联接打料板联杆8和压尾器联杆9。两个相同偏心的钩针传动轴位25、26位于打料板传动轴位23和压尾板传动轴位24的两侧,在钩针传动轴位25、26上分别套装有钩针传动杆10、11。传动轴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固定联杆12和活动联杆13,活动联杆13通过轴承套装在转动轴3上,固定联杆12和活动联杆13均设有联接轴14、15,钩针传动轴位25、26上的钩针传动杆10、11分别活动联接在联接轴15、14上。固定联杆12和活动联杆13分别联接钩针连杆16、17。
如图1、图3、图4所示,主轴2比传动轴3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主轴2外端安装皮带轮20,转动轴3的外两端分别安装有下料机构传动联杆19和输送机构传动联杆18,下料机构传动联杆19和输送机构传动联杆18可以通过螺钉22、21调节相互之间的角度,以适应不同直径的鞭炮的编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友方,未经陈友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9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形成矩形光斑的LED路灯装置
- 下一篇:呼吸式节能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