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伪酒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2857.1 | 申请日: | 2007-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8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唯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敏武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49/00;B65D5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9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新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伪 酒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防伪酒瓶涉及开启和封闭的技术领域,是灌装液体的透明容器(玻璃酒瓶)。
背景技术
现有的装酒容器在人们饮用完毕后,可以回收利用再次灌装使用。消费者是否购买的是厂家的原装酒品没有一个简单、直观、趣味、实用的辩明方法。从而让制、贩假酒的不法之徒在厂家与消费者之间钻了一个空档。他们大肆地回收灌装,贩卖假冒名酒坑害消费者,更有一些不法之徒与酒家、商店相互勾结,把名优酒品的内外包装、防伪标码、标志、标码识别器等百元以上一套地成套回收、灌装使用。这样的假冒酒品更加隐蔽、更加仿真,使消费者的识别难度更加增加,酒品市场更加难以净化。
为了净化酒品市场,还消费者一个公道,国家、企业每年都要耗巨资加强防伪,进行打假、维权,而假的源头之一就是酒瓶的重复利用。尽管目前市场酒瓶各式各样。“专利”酒瓶也很多,但没有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既简单又直观、既实用又趣味又能当场识辨真假的酒瓶,本实用新型防伪酒瓶就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这样的一种酒瓶,以达到净化酒品市场的积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防伪酒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种简单、直观、趣味、实用又有多重防伪性能的防伪酒瓶。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外瓶(1)、内瓶(2)、内塞(6)、瓶盖体(8)、瓶盖(9)、拉力环(10)、顶柱体(11)、棘爪件(12)、包括内瓶(2)与外瓶(1)内之间形成第二出液口(5)在内的二个出液口(内瓶口为第一出液口)。
所述外瓶(1)其结构特征是瓶颈口内下20mm处有三道以上的棘爪沟(3),瓶底下部有编码(16)。
所述内瓶(2)其结构特征:是一个无底瓶,距上瓶口15mm处向径外凸出1.5×1.5mm的凸台(13)。凸台以上,插入内塞(6)内腔,凸台以下插入外瓶内底部,内瓶(2)又称为第一出液口(4)(细实线箭头)。外瓶(1)和内瓶(2)之间形成第二出液口(5)(虚线箭头)。下部的外径面有编码。
所述内塞(6)其结构特征:内塞内腔上部是棘爪(17)的通孔,下部内腔(20)其位置套入顶柱体(11)中的顶柱挡液柱体(31)。上部外径有十二条尖状直筋(18),尖状直筋(18)之间的中部有六个以上直径2mm的互通孔(7),中部有内塞挡液环体(21)全部套入瓶盖体(8)的内腔中。有三个向外凸出的限位凸体(19)、限定内塞(6)进入瓶盖体(8)的位置。下部是直柱管体,其管平面压住棘爪件(12)。
所述瓶盖体(8)其结构特征:内腔是通孔(25),内塞(6)中的(21)(18)套入内腔中与(25)相对应,内腔上部向上成敞口状,其径面(24)与瓶盖(9)中的瓶盖环形凸槽(22)相对应。外径丝扣(26)与瓶盖(9)中的瓶盖内丝扣(23)相配。下部有棘爪状的固定环圈(28)插入外瓶口内。
所述瓶盖(9)结构特征是瓶盖(9)的内丝扣(23)与瓶盖体外丝扣(26)相配,内顶面有2×1.5mm环形凸槽(22)与瓶盖体的敝口径面(24)相对应。
所述棘爪件(12)的结构特征:内径通孔。外径有六个45°向上、有一定弹性的金属棘爪,内径套装在内瓶(2)凸体(13)和内塞(6)下部圆管体之间。
所述顶柱体(11)的结构特征:上部外径成棘爪状(30)并有一个横向通孔(29)。绸带(38)穿孔联接。下部是挡液圆柱体(31),并全部套入内塞(6)的内腔(20),其上部的棘爪(30)与内塞(6)中的内塞棘爪沟(17)相对应。
所述拉力环(10)其结构特征:是一个金属圆圈,与穿过顶柱体孔(29)的绸带(38)活结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敏武,未经黄敏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28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