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1942.6 | 申请日: | 200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何朝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朝端 |
主分类号: | A61C17/22 | 分类号: | A61C17/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15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面刷 电动牙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
[背景技术]
很大一部分人群在刷牙时方法不正确,大多数都采用横刷法,刷牙时有的只刷唇颊、牙面两侧,舌腭则大多数不刷或小刷,主要原因是因为现有的一般牙刷在刷舌腭侧时不顺手,大力刷易伤牙龈和口腔软组织,慢刷时又不耐烦,刷磨牙腭侧时又引起恶心呕吐现象,所以舌腭侧的口腔卫生是最差的,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电动牙刷,其刷头的摆动角度不够大,当刷毛的根部摆动时,刷毛端部稍加压力后,端部刷毛基本不动,其电动作用为零,电动牙刷的好处得不到体现,同时,现有的电动牙刷在刷颊侧牙齿时,很难刷到牙齿的后磨牙区,最后,现有的牙刷在使用时,容易出现用力过猛而伤及牙颈部,以至发生楔状缺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将牙齿三面都刷到,能全面、彻底清洁每一个牙齿的三面刷电动牙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包括有刷柄,刷柄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连接有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柄一端设有一基部,基部上设有可由驱动机构驱动作往复滑动的第一刷头,第一刷头上设有刷毛;基部左右两侧分别同向延伸有左支耳、右支耳,两支耳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可由驱动机构驱动发生转动的第二刷头,两第二刷头上均设有刷毛。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支耳、右支耳与所述基部之间设有贯通的空腔,一连接件置于空腔内,所述的第一刷头与连接件连接为一体,连接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部上设有凹槽,所述的第一刷头置于凹槽内;所述的左支耳、右支耳上均设有安装孔,所述的两第二刷头分别通过轴安装在安装孔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两端分别设有拔叉,所述的第二刷头上设有凸起的卡块,卡块卡套在拔叉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拔叉包围卡块的区域由”C”形圆弧面所围成。
如上所述的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刷柄上设有内腔,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有设置在内腔中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圆锥齿轮,圆锥齿轮与一侧边设有轮齿的齿轮啮合,齿轮上的偏心轴连接一传动杆,传动杆与所述的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了三面的牙刷,能刷到一般牙刷难以刷到的部位,将每颗牙齿的三面都彻底清洁;
2、当刷到舌腭侧时不易引起恶心呕吐;
3、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同时与牙齿的两个面接触,受力平衡,不会因受力过猛导致牙齿的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三面刷电动牙刷,包括有刷柄1,刷柄1上设有内腔(图未示),内腔中设有驱动机构,其包括有驱动电机6、与驱动电机连接的圆锥齿轮7,圆锥齿轮7与一侧边设有轮齿的齿轮8啮合,齿轮8上的偏心轴81连接一传动杆9,驱动电机6连接有电源;刷柄1一端设有一基部101,基部101上设有凹槽1010,凹槽1010内设有可由驱动机构驱动作往复滑动的第一刷头2,第一刷头2上设有刷毛3;基部101左右两侧分别同向延伸有左支耳1011、右支耳1012,左支耳1011、右支耳1012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安装孔1014,两安装孔1014内均通过轴402安装有第二刷头4,两第二刷头4上均设有刷毛3,左支耳1011、右支耳1012与所述基部101之间设有贯通的空腔1013,一连接件5置于空腔内,与第一刷头2连接为一体,连接件5与传动杆9连接。
连接件5两端分别设有拔叉501,两第二刷头4上均设有凸起的卡块401,卡块401卡套在拔叉501内。为使第二刷头4的转动角度够大,本实用新型优选拔叉501包围卡块401的区域由”C”形圆弧面所围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朝端,未经何朝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19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