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国歌缆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60842.1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4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马梓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梓航 |
主分类号: | G09F17/00 | 分类号: | G09F17/00;G09F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莫瑶江 |
地址: | 528200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国歌 缆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旗缆绳,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便于与国歌同步的缆绳。
背景技术
学校在举行升旗仪式时,升旗手无可避免地会出现升旗速度与国歌播放速度不一致的情形,使得升旗速度过快或过慢,而旗手往往也只有在国旗临近顶端时才意识到应如何应对,匆忙采取补救措施。但这样的补救措施却让庄严的升旗仪式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国歌缆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国歌缆绳,包括缆绳,缆绳分段,在缆绳上的不同段位置贴有对应的歌词标记。
所述的歌词标记位置可以为:令国旗处于旗杆底部,将国旗需上升的高度除以40秒后,所得的结果依次乘以6秒、2秒、4秒、2秒、5秒、5秒、4秒、2秒、4秒、1秒;、2秒、3秒,在所得的各段长度之间从首段长度的始端开始至尾段长度的末端依次标记为“起”、“把”、“筑”、“中”、“到”、“每”、“起”、“我”、“冒”、“前”、“冒”、“前”、“前”。
由于歌曲各描述段上对应的歌词都被标记在缆绳上,升旗手通过将听到的歌词与绳缆上的歌词进行比较即可知晓自己升旗速度的快慢,并立刻作出相应的速度调整。由于把旗升的高度分为多个小段,升旗手在各小段的速度调整并不会引起整个升旗过程中旗升速度的太大变化,所以可以保证国歌与旗升同步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原有缆绳上标记经过计算的歌词标记,即可让升旗手轻松掌握升旗的速度,使得国歌与旗升同步进行、同步完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起”;2-“把”;3-“筑”;4-“中”;5-“到”;6-“每”;7-“起”;8-“我”;9-“冒”;10-“前”;11-“冒”;12-“前”;13-“前”;14-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以国旗需上升的高度为9米为例:9米÷40秒=0.225米/秒,则缆绳14上各小段的长度应分别为:
第1段:6×0.225=1.35米;
第2段:2×0.225=0.45米;
第3段:4×0.225=0.9米;
第4段:2×0.225=0.45米;
第5段:5×0.225=1.125米;
第6段:5×0.225=1.125米;
第7段:4×0.225=0.9米;
第8段:2×0.225=0.45米;
第9段:4×0.225=0.9米;
第10段:1×0.225=0.225米;
第11段:2×0.225=0.45米;
第12段:3×0.2250.675米。
从第1段的始端开始标记“起”1;第1段与第2段之间标记“把”2;第2段与第3段之间标记“筑”3;第3段与第4段之间标记“中”4;第4段与第5段之间标记“到”5;第5段与第6段之间标记“每”6;第6段与第7段之间标记“起”7;第7段与第8段之间标记“我”8;第8段与第9段之间标记“冒”9;第9段与第10段之间标记“前”10;第10段与第11段之间标记“冒”11;第11段与第12段之间标记“前”12;第12段末端标记“前”13。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梓航,未经马梓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608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手压抽水机的维洁浮式取水器
- 下一篇:新型跨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