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救护担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652.8 | 申请日: | 2007-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47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聂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聂永明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6003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护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日常救护的担架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根据国家《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第4.1.7条的规定: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电梯中应配有有急救担架。为了确保电梯不超载,额定载荷1000kg的电梯轿厢内尺寸设计为1.6m(宽)×1.45m(深);而额定载荷800kg电梯轿厢内尺寸设计为1.4m(宽)×1.35m(深),而常用的医疗急救用的急救床或急救担架长度均为1.90m,无论是硬板材制成急救担架,还是帆布制成的软性急救担架,都无法放入到额定载荷为1000kg或800kg的传统的住宅电梯轿厢内。近年来出来了多种便于存放收理的折叠式担架,但是这类担架展开后的大小形状还是不适合在日常电梯轿厢中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可折叠的适合于电梯较厢中使用的救护担架。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设计一种救护担架,包括有面板,面板下连接有支撑脚,面板两端头根设计为梯形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本救护担架面板长向轴上或者宽向轴上设有合页关节。而带滚轮的担架支撑脚是通过或铰接式关节或者可拆卸卡接在担架面板上。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特殊的形状设计特别适合在电梯轿厢中使用。担架面板两端设计成梯形状,需要在电梯轿厢中运输病人时,把担架放置在电梯轿厢的对角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梯轿厢内的空间,同时本实用新型的担架形状与人体体形相适应,人体头部位于在担架梯形端头,而人体肩部则位于担架面板扩大段处,既不影响使用而且可以节约材料。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面板下面加装合页关节,使得本救护担架可以折叠起来便于放置在电梯轿厢中以备紧急救护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图1~4,一种救护担架,包括有面板1,面板的两端头3呈梯形状,面板上连接有带滚轮的支撑脚2,支撑脚通过铰接式关节5固定在面板上,救护担架收起折叠时可将支撑脚2折叠在面板内面。当然也可以在面板底面上设置卡槽,然后把支撑脚卡接在面板上,需要收起救护担架时可将支撑脚2直接拆卸下来,更加方便收理。
为了便于收起折叠,在救护担架面板的长向轴或者宽向轴上安装合页关节4,通过合页关节使得救护担架面板可以对折起来。在面板宽向加装合页关节时,既可以在宽向中心轴上加装,如图3,还可以在宽向中心轴两边所设置的两条轴线上加装,如图4,这样关节处受力更加均匀,而面板收折起来也更加小。
本实用新型的担架形状与人体体形相适应,人体头部位于在担架梯形端头,而人体肩部则位于担架面板扩大段处,既不影响使用而且可以节约材料。另外本救护担架的面板形状设计特别适合在电梯轿厢中使用。似船形的担架面板其两端头为梯形状,当需要在电梯轿厢中运输病人时,把担架放置在电梯轿厢的对角处,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电梯轿厢内的空间。对于现有的额定载荷为800kg、电梯轿厢尺寸为1400mm(宽)×1350mm(深)的电梯,其轿厢对角位置就可以放得进1700mm(长)×550mm(宽)的本实用新型担架;而对于现有的额定载荷1000kg、电梯轿厢尺寸为1600mm(宽)×1450mm(深)的电梯,其轿厢对角位置可以放得进1900mm(长)×550mm(宽)的本实用新型担架。
本实用新型担架外形独特,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尤其适合配置在电梯轿厢内。在住宅电梯轿厢内配置救护担架,能赢得需要抢救病人的抢救时间,是一种富有人性化的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聂永明,未经聂永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