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架线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9180.6 | 申请日: | 200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9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锡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锡洪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H02G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李志强 |
地址: | 523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架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传输架线用器件,具体涉及一种电力传输线用架线码。
背景技术:
目前,低压电力线电气照明安装架线一般均采用传统的绝缘瓷瓶架线,这种瓷瓶架线的方式需由人工手工操作,使用绑线固定电线,既费工又费力,安装速度低质量差。传统上绝缘瓷瓶一般做成5位,绝缘瓷瓶的耐张受力点一般只有首尾固定瓷瓶的两点,容易使得低压线缆产生弧垂。现时低压线缆的架线多在房屋的外墙,且房屋拆卸时架设在绝缘瓷瓶上的低压线缆不能随意移动,只能直接垂落在原安装处,当房屋建好后架设在绝缘瓷瓶上的低压线缆得重新布线,整条线路重新拉直,再调整整条线路受环境温度影响和受电负荷的影响而产生的弧垂。在施工布线时,施工工人需要多次高空重复作业才能架线完成,导致作业危险性提高。
绝缘瓷瓶在实际使用中显露出以下缺点:一、体积大、重量重,使用安装不方便;二、需先用穿心螺栓固定绝缘瓷瓶,再把电线捆绑在瓷瓶上,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三、线路拉直需大量的人工与机械,效率低下,浪费工时;四、瓷瓶容易破碎,造成材料浪费。五、使用瓷瓶一段时间后,绝缘瓷瓶污秽物堆积,耗费人力清洗。因此,电气线路架设与固定而使用瓷瓶存在的种种弊端,急需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不易破损,可重复使用并可代替低压线缆用绝缘瓷瓶使用的架线码,它可使用户轻松、快捷地完成低压线缆的定位与紧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设计一种架线码,所述的架线码为线缆头/尾固定码或线缆间支撑码,线缆头/尾固定码或线缆间支撑码的结构构成包括底座、绝缘线槽下座、压线盖、绝缘线槽上座、调节螺杆。所述的线缆头/尾固定码或线缆间支撑码的绝缘线槽上座与压线盖通过螺钉固定成一组件,该线缆头/尾固定码或线缆间支撑码的底座与绝缘线槽下座通过螺钉固定成一组件,绝缘线槽下座与绝缘线槽上座互相对合,压线盖上方还设有一调节螺杆。本实用新型可代替低压输电线缆用绝缘瓷瓶,对低压线缆进行定位、支撑、紧固以及对中间段线缆随意调节松紧。
本实用新型架线码的线缆头/尾固定码或线缆间支撑码可以作为一独立的装置用于低压线缆的架设,也可以配套使用。更以配套使用为宜,配套使用时,线缆头/尾固定码用于固定低压线缆的头、尾两端,线缆间支撑码用于固定支撑中间段的低压线缆。
所述的线缆头/尾固定码的绝缘线槽上座与压线盖通过螺钉固定成一组件,绝缘线槽下座用沉头螺钉固定在底座上。所述的绝缘线槽上座设有圆弧波峰凹形槽,该圆弧波峰凹形槽与绝缘线槽下座设有的圆弧波谷凹形槽相对应形成压线孔。压线盖向内开有螺纹,该螺纹与调节螺杆相匹配,调节螺杆用来旋紧压线孔,该压线孔可根据低压线缆的直径来调整大小。
所述的线缆间支撑码,该线缆间支撑码的绝缘线槽下座的结构构成为单向齿轮,线缆间支撑码的绝缘线槽上座的结构构成为一齿轮齿状勾齿,该单向齿轮与勾齿咬合紧固支撑低压线缆。线缆间支撑码的压线盖向内开有螺纹,该螺纹与调节螺杆相匹配,用来旋紧勾齿与单向齿轮。线缆间支撑码的单向齿轮、勾齿均为绝缘材料制成。单向齿轮、勾齿的结构使得在架设过程中线缆朝同一个方向拉直。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架线码,可代替低压架线用绝缘瓷瓶使用。该架线码充分利用了单向齿轮、勾齿结构上的特点,使用时可不用人工绑线而把需架设的电线直接固定在该装置上,不仅具有线路架设施工方便,省力省工,安装配线速度快,牢固耐用等特征,且大大提高了架线的质量和速度。本实用新型不仅体积小、重量轻、不易破损、可重复使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电气线路架设使用绝缘瓷瓶存在的种种弊端,可大大提高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电气线路的架设安装,且本实用新型与绝缘瓷瓶相比价格更加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头/尾固定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缆头/尾固定码各零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缆间支撑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线缆间支撑码各零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线缆间支撑码的勾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锡洪,未经李锡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91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