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泄水井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8563.1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99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妍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0 |
代理公司: |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庞爱英 |
地址: | 524000广东省湛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泄水井。
背景技术
下雨后的雨水一部分蒸发掉,一部分流入大海, 还有一部分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为满足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用水,需大量地抽取地下水而造成水资源的紧缺。大雨及暴雨使地面上的水不能及时排走又会造成洪涝灾害,气候变暖使到洪水频频发生,夺走不少人的生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为了能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而提供一种泄水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泄水井由储水池、进水渠、过滤网、井箍及承沙网构成,进水渠与储水池连通, 所述井箍一节节打入地下深处,最上一节内装有承沙网,承沙网上装满沙子,最下两节的井箍壁上均匀分布有通孔,井箍内填满石块,井箍设在储水池底部的中心位置,储水池内设有过滤网。
所述过滤网分为三层,呈倾斜状安装,外层为大格过滤网,中层为小格过滤网,内层为布过滤网,过滤网的高度高于储水池的高度。
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填充于井箍内的石块。
所述储水池内还设有渗水口,过滤网底部设有清理门。
本实用新型的泄水井是在下雨时将地面的水通过沟渠积集到连接泄水井的储水池中,经过滤后流入渗透到地下去,补充被抽干的地下水, 更有利于雨水的回收及利用,使之水能更加充分地循环利用,缓解日渐缺水的难题。另外,在大雨和暴雨造成洪水泛滥时,该泄水井可以起到分流的作用,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泄水井由储水池、进水渠、过滤网、井箍及承沙网构成,所述井箍1可用混凝土、钢管或塑料管等材料加工成圆筒状,其管径的大小可按实际需要面确定。将一节节的井箍1打入地下深处,最下面的两节要设置在透水性好的砂石含水层处,井箍1打入地下深处后,在井箍1内填充石块9至最上一节井箍1的底部。最上一节井箍1内装有承沙网7,网上填充沙子14至井箍1顶部,沙子是用来对带有杂质的水进行过滤。所述最下面的两节井箍壁上均匀地分布有通孔8,该通孔8的孔径小于填充的石块9即可。在最上一节井箍1外围设置一储水池3,井箍1设在储水池3底部的中心位置,储水池3的位置应修建在地表下方,其深度约2-3米,储水量约50-60立方米,可根据需要加大或缩小。在所述储水池3内设置三层过滤网,外层为大格过滤网4(网孔大小约30×30mm),主要是过滤树叶、树枝、木块等大的垃圾,中层为小格过滤网5(网孔大小约10×10mm),进行二次过滤,里层为布过滤网6,进一步过滤细小的杂质等,过滤网的高度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超过最大水时水面的高度,防止未经过滤带有杂质的污水堵塞井口,水就不能畅顺地流入地下,安装过滤网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防止网孔被堵塞,在过滤网的底部开有清理门13,方便对储水池3进行清理时人员的进出,在储水池3的顶部连通进水渠2,集聚的雨水通过进水渠2流入储水池3,经过滤网4、5、6过滤(过滤网的设置可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流入泄水井而通过沙子的再次过滤而进入到最下两节井箍1,从井箍壁上的通孔8渗入地下水层内,从而使雨水能够尽可能多地回流地下,而补充地下水资源。在大雨或洪水过后,储水池3内的积水从渗水口12渗流干后,爬梯10进入池内进行清洗。
本实用新型泄水井的位置要根据地质资料和钻探资料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妍,未经曾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85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