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裂解连杆初始应力槽双向加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512.7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57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俊;邓伟辉;李风;郭钟宁;刘晓宁;唐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D31/00 | 分类号: | B23D31/00;B23D36/00;B23P1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6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解 连杆 初始 应力 双向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杆大头孔裂解的初始应力槽双向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连杆裂解工艺中,需要在内孔表面对称位置沿轴向加工出两条应力槽,现在一般采用的方法有拉削、激光、水射流、电火花线切割等。拉削方式加工细槽,要求刀尖锋利,也正因为此,刀具极易磨损,因此加工质量不稳定,现已被淘汰;激光方式效率高、质量稳定,但高昂的成本和使用维护费用妨碍了其推广应用;水射流切槽方式有报道,未见诸实施,是否可行还存在疑问;电火花线切割非常适合加工细槽,但是传统的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对内孔开槽每加工一个零件,需要松开、装夹加工丝线一次,极其繁琐,而且效率低下。专利(申请号200410069638.7用于形成连杆的断裂狭槽的加工装置)提出了一种机械切割装置,可伸入内孔加工细槽,但该装置体积庞大,仅能对较大尺寸孔加工,而且两条对称槽需分两次顺序加工,效率较低,另外采用传统机械加工工艺,工具损耗大,加工质量难以保证。专利(200410010821.X发动机连杆初始裂解槽加工装置)采用的是拉削方式,刀具损耗大,尺寸精度难以保证。专利(200410010722.1连杆断裂剖分前预制裂解槽激光加工方法及其设备)应用的是激光切槽,但成本高,而且槽口处金属经激光照射熔融后再冷却凝固易产生硬质点,造成后续精加工刀具崩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频繁穿丝、空行程短、由导轮控制加工丝线的两平行工作段双向同时径向进给,一次加工出裂解连杆内孔表面两条对称应力槽的装置。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一是:见附图1的加工装置,包括导轮1、导轮2、导轮3、导轮4,左、右支杆5、6,左、右滑块7、8,导轨9,工作台10,定位销11,工件12,加工丝线13,丝杠15,左、右支座14、16,联轴器17,电机18;上述左支杆5安装在左滑块上,右支杆安装在右滑块8上;左、右滑块7、8安装在导轨9上,电机18连接联轴器17,联轴器17连接丝杠15,丝杠15由左、右支座14、16支撑;各装有至少一个导轮的左、右支杆5,6从工件12内孔的一端穿入,另一端伸出,加工丝线13经安装在左滑块上的导轮3至安装在左、右支杆的导轮1、导轮2换向180°到安装在右滑块上的导轮4,加工丝线13经导轮1、导轮2、导轮3、导轮4引导后形成左右两段与内孔表面轴向平行的工作部分,也即导轮1与导轮3之间的加工丝线段和导轮2与导轮4之间的加工丝线段;滑块7、8相互分离,加工丝线13的上述两个加工丝线段也相互分离并靠近工件内孔表面;工作台10上安装定位销11,工件12由工件内孔固定在定位销11上。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二是:见附图6的加工装置,上述左、右支杆呈交叉相互连接并通过铰链销安装在左、右滑块上。
上述左滑块7和右滑块8由牵引线带动实现左右分离或者接近。
上述左滑块7和右滑块8由凸轮带动实现左右分离或者接近。
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之三是:见附图8的加工装置,包括工作台10,定位销11,工件12,加工丝线13,工作台10上安装定位销11,工件12由工件内孔固定在定位销11上;转轴140通过联轴器连接电机,机体160的上下左右的位置上分别安装上左滑杆50、上右滑杆60、下左滑杆70、下右滑杆80,导轮101、导轮102、导轮103、导轮104分别安装在上左滑杆50、上右滑杆60、下左滑杆70、下右滑杆80的端部,楔形块90安装在机体160中,转轴140上安装有凸轮170,凸轮170推动楔形块9上下移动,拉伸弹簧152安装在楔形块9与机体16之间,拉伸弹簧150、拉伸弹簧152分别安装在机体160与上左滑杆50、上右滑杆60、下左滑杆70、下右滑杆80之间;加工丝线13经导轮103至导轮101、102换向180°到导轮104,加工丝线13经导轮101、导轮102、导轮103、导轮104引导后形成两段与内孔表面轴向平行的工作部分,也即导轮101与导轮103之间的加工丝线段和导轮102与导轮104之间的加工丝线段。
上述定位销11其下部凸台固定在工作台10上,定位销的外径与工件孔的大小相匹配,定位销沿轴向开出一通槽,槽的尺寸适合导轮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5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