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幼童高脚椅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7057.0 | 申请日: | 2007-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46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而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而瑞 |
主分类号: | A47D1/00 | 分类号: | A47D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长久 |
地址: | 52340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幼童 高脚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脚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拆接简单、便于包装和运输的幼童高脚椅。
背景技术
高脚椅是一种供幼童用餐时使用的用具,其通过加高椅子的高度而为身高和手臂长度不够的幼童用餐时提供方便,在许多家庭或餐馆内都可见到。传统之高脚椅一般由上部的座椅支架和下部的支撑架组成,有些高脚椅的座椅支架上设有餐盘,或是支撑架下部设有滚轮。然而,这些高脚椅的高度较高,其前后方向的夸度较大,自然其体积也较大,如此,运输时不仅浪费包装材料,而且占用过大的运输空间,徒增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拆接,且拆开后可有效减小产品体积而便于包装和运输的幼童高脚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幼童高脚椅,包括一底座、一主支撑架、一座椅支架及一餐盘,
所述底座为C形管状结构,且底座的两延伸臂之间架设有一横梁,横梁的中部固装有一固定架;
所述主支撑架由一竖直升降架和一U形支架相接组配而成,U形支架的中部固接于竖直升降架的上端,竖直升降架的下端以可拆接的方式装于前述固定架上;
所述座椅支架由一C形手推部件、两转接件和一C形脚踏部件相接成一环形结构,且在两转接件之间还固装有一用于承载幼童的承座平台,其中,转接件由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枢接组配而成一交叉X形状,第一连接套的两端分别连接C形手推部件和C形脚踏部件的端部,第二连接套的下端以可拆接的方式连接于前述U形支架的延伸端部;
所述餐盘底面的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臂,该支撑臂与前述第二连接套的上端以可拆接的方式连接。
所述底座前部的两侧还各装设有一滚轮,且两延伸臂端部上各设有一止滑塞。
所述升降架包括一内套筒和一外套筒,内套筒下端套于外套筒内,且与外套筒之间为可滑动的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由底座、滚轮组件、主支撑架、座椅支架及餐盘五个组件通过可拆接的方式拼合而成,使得本实用新型在运输或包装时,可将一个较大体积的高脚椅,拆分成了五个体积较小的组件,有效地减小了产品体积,为包装和运输节省了空间,进一步节省了包装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一立体组合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底座 11、横梁
12、固定架 13、止滑塞
20、滚轮组 30、主支撑架
31、升降架 311、内套筒
312、外套筒 32、U形支架
40、座椅支架 41、C形手推部件
42、转接件 421、第一连接套
422、第二连接套 43、C形脚踏部件
44、承座平台
50、餐盘 51、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一底座10、一滚轮组20、一主支撑架30、一座椅支架40和一餐盘50。
其中,底座10为一C形管状结构,且底座10的两延伸臂之间架设有一横梁11,该横梁11的中间固装有一固定架12,C形管状结构两端的端部各设有一止滑塞13。
滚轮组20包括一对滚轮,此对滚轮以可拆接的方式分别固定于前述底座10前部的两侧,通过此对滚轮30可使本实用新型之高脚椅在地面上滑行,方便人们移动此高脚椅。前述C形管状结构两端部的止滑塞13则作为高脚椅止滑和刹车之用。
主支撑架30由一竖直管状的升降架31和一管状的U形支架32相固接组合而成,并主支撑架30从高脚椅的正前方观察为一Y形结构。其中,升降架31包括一内套筒311和一外套筒312,内套筒311下端套于外套筒312内,且与外套筒312之间为可滑动的间隙配合,内套筒311另一端与U形支架32的中部固接,外套筒312的下端则以可拆接的方式嵌插于前述固定架13内。升降架31内还设有一由缆绳控制的卡位机构,通过此卡位机构可有效地将内套筒定位在相应高度,进而实现高脚椅之座椅支架40的高度调节,此卡位机构为公知之现有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而瑞,未经陈而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70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汽车备胎电动装卸机构
- 下一篇:一种袋式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