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6894.1 | 申请日: | 200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6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金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32 | 分类号: | H01R12/32;H01R13/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用于插接记忆卡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者对笔记本电脑上的要求越来越轻薄化。目前,这种应用在笔记本计算器上用于插接记忆卡的电连接器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第一、第二排信号端子以及两金属扣持件。如中国专利第03201524号,所公开的专利所示,其中,绝缘本体包括纵长型基体及设于基体两端的塑料扣持臂。基体于其侧面沿纵长方向设有一纵长型插槽,插槽是第一、第二壁面分别设有若干收容槽,第一、第二排信号端子分别组设于收容槽内,但是上下排导电端子的前端没有一抵持部,从而使该导电端子易于疲乏磨损,容易在使用的短时间内脆断;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型的连接器,从而使下排导电端子不易疲乏和高耐磨性,因此大大提高此种连接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和至少一第一导电端子和至少一第二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有一向第二导电端子方向的凸出的抵挡板;该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别容设在上述绝缘本体内,且第一导电端子位于第二导电端子的上方,其中第二导电端子包括一抵持部,该抵持部抵持在抵挡板上,同时在抵持部的下方有一供抵持部活动时的让位槽。
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是,让位槽底部于基板相通,同时第二侧壁高于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导电端子的厚度,且相互平行垂直于基板;让位槽于第二导电端子的收容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具有以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因为下排第二导电端子的抵持部是由下向上抵持在绝缘本体内的抵挡板下,所以导电端子自身产生一向上的弹性力,从而使导电端子不易疲乏和高耐磨性;
而且让位槽底部于基板相通,同时第二侧壁高于第一侧壁的高度大于第二导电端子的厚度,且相互平行垂直于基板;让位槽于第二导电端子的收容孔相通,这样便于加工制造,从而提高生产该连接器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装设有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离绝缘本体时的立体图;
图3是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分离绝缘本体时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切面立体图;
图5是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水平嵌入电路板时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倾斜嵌入电路板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多个第一导电端子2和第二导电端子3,且第一导电端子2和第二导电端子3分别收容在绝缘本体内。
请参照图5所示,该绝缘本体1,是设有一连接槽11用以插接电路板,该连接槽11的上缘由外向内形成有倾斜的第一面12及水平的第二面13,而下缘则由外向内形成有一水平的第三面14及一配合第一面12倾斜的第四面15,该连接槽最内端形成有一第五面16;该连接槽11的上缘是为间隔排列的第一间隔片17,用以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第一端子活动槽40,而下缘是为间隔排列的第二间隔片18,用以形成多数间隔排列的第二端子活动槽41。绝缘本体1于所述连接槽11方向底侧的沿纵长方向设有多个逃料孔19,该逃料孔19减小绝缘本体1塑料成型时因塑料厚度过大而变形扭曲,该逃料孔19的顶部为挡止部191。在逃料孔19的正下方有一供第二导电端子3下压时的让位槽192,让位槽192的上部与第二端子活动槽41相互接通,底部于安装连接器的基板相通。该让位槽192位于绝缘本体1内的纵向方向,该让位槽192包括一第一侧壁1921和一第二侧壁1922;该第二侧壁1922沿着绝缘本体的连接槽开口方向突出一段而形成上述的抵挡板191。该让让位槽192是由模具通过滑块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8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