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力锅的限压阀导流栅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125.1 | 申请日: | 2007-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5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仟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钊鸿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粤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强熙 |
地址: | 5283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锅 限压阀 导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力锅,特别是能降低排出蒸汽压力、冷却分离水蒸汽的压力锅的限压阀导流栅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压力锅的限压阀一般包括有重锤、阀针和塑料套,重锤内设有多个排气孔,中心设有阀针,塑料套对应排气孔设有排气口,底部设置有凹凸边,锅体上对应设有凸点,凸点与凹凸边接触实现排气管排气或密封。由于蒸汽直接从塑料套的排气口排出,为高温高压气体,伤害力大,并且,内部食物汤汁容易随水蒸汽喷出,流到锅体外表面,带来清洁麻烦。另外,限压阀一般不具有自动密封或开放排气管的功能,使用时,必须将凹边旋至凸点上将排气管密封,开盖前将凸边旋至凸点上将排气管气体放出,操作麻烦,易引起误操作,甚至造成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安全程度高的压力锅的限压阀导流栅组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压力锅的限压阀导流栅组结构,包括有锅体、锅盖、重锤及其外围的塑料套,重锤内设有多个排气孔,其结构特征是塑料套顶面设置有与排气孔相通的排气口,排气口内部附近设置有多个导流挡块,以降低排出蒸汽的压力和温度。
所述塑料套外顶面设置有调节拨手,顶部一侧设置有排气口,且排气口边缘向下延伸出至少一个导流挡块,内顶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挡块;底面设置有凹凸边,与顶盖手柄上的凸点滑动连接;底部外壁设置有碰块,碰块在外盖的限位挡板和复位挡板的圆弧内移动,与提升斜面滑动连接。
所述塑料套内顶面均布三个导流挡块,导流挡块为直线形或弧形。
所述压力锅的顶盖手柄、锁紧盖和内盖顺序连接,锁紧盖的扣钩与锅体的凸缘互相钩挂,内盖压接在内胆与锁紧盖之间,外盖设置在锁紧盖上方,顶盖手柄为盘状,与锁紧盖固定连接后伸入外盖中央圆孔;锁紧盖上设置有挂钩,挂钩与外盖内底面的滑槽连接;外盖呈环状,一侧通过销轴与锅体铰接,之间设置有散热环缝,内壁边缘轴向设置有加强筋,内底面对应锁紧盖的挂钩设置有滑槽,中央圆孔内壁设置左限位和右限位;顶盖手柄对应左、右限位设置缺口,缺口上枢接有小翻盖;小翻盖上设置有阀孔并对应右限位设置有右挡块,顶盖手柄对应左限位设置有左挡块。
所述右限位竖直向上延伸出复位挡板,挡板内侧设置有提升斜面;左限位向中央圆孔中心方向延伸出锁块,锁块内侧竖直向上设置有限位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限压阀塑料套的排气口处设有多个导流挡块,排出的蒸汽在导流挡块的作用下迂回,使其气体冷却、水气分离,并通过聚水装置回收,清洁方便。调节拨手可方便手动排气。其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安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盖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小翻盖后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图8为塑胶套的多个角度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钊鸿,未经李钊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热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装/卸的长焦镜头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