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弯成型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6044.1 | 申请日: | 2007-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5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弯 成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产品成型尖角折弯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过去在模具成型中,产品上的折弯一般利用呈R角的折弯冲头,直接对产品进行折弯,如此折弯后的产品在折弯处R角大,与客户要求的尖角折弯相差甚远,无法达到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弯成型结构,该结构可对产品料片进行尖角折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折弯成型结构,该结构适用于一具有上模及下模的模具中,且该上模及下模之间预留有一用以成型一产品的空间,该上模由上垫板、上夹板、止挡板、下模板依次重迭而成,且上夹板与止挡板之间相距一定活动行程,又,该下模由下模板、下垫板及下模座依次相邻设置,该上夹板固定有一直身冲头,该直身冲头直接冲压该产品,将该产品半切并令该产品出现一尖角,此外,该上夹板还固定有一折弯冲头,用以将该具有一尖角的产品直接折弯,以达到折弯尖角的目的。
较佳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弯成型结构,其中,所述折弯冲头为一呈R角的折弯冲头。
相较于先前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之折弯成型结构,先对产品进行半切,令产品出现一尖角后再对产品进行折弯,达到对产品折弯尖角的目的,无需在折弯后进行打磨加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进行半切的示意图
图1A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行折弯的示意图
图2A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图1A、图2以及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适用于一具有一上模部分10及一下模部分20的模具中,且该上模部分10以及该下模部分20相对设置且可开合,以进行开模及合模动作。
其中,所述上模部分10由一上模座101、一上垫板102、一上夹板103、一止挡板104以及一上模板105依次重迭而成,且上夹板103与止挡板104之间相距一定距离,以提供上垫板102及上夹板103下行的活动行程,此外,所述上夹板103上固定有一直身冲头106以及一折弯冲头107,且所述折弯冲头107具有一R角1071。
另外,所述下模部分20由一下模板201、一下垫板202及一下模座203依次相邻设置,该下模板201上固定有一下模板入子2011,此外,该下模座203上固定有一弹簧40,该弹簧40伸置于上述下模座203及下垫板202内。
当该模具进行合模动作时,上模部分10向靠近下模部分20的方向作下行运动,且上模部分10下行至其上的上模板105接触到一产品料片30后与产品料片30一并下行,直至上模部分10与下模部分20闭合,此时,所述上垫板102与上夹板103继续向靠近止挡板104的方向运动,直至相接触,由于上垫板102与上夹板103继续运动,同时直身冲头106也随着上夹板103的运动而伸出该上模板105,同时直身冲头106对产品料片30进行半切成型动作,以出现一尖角,随后使用模具上夹板103另一侧固定的折弯冲头107,对该半切后的产品料片30进行折弯成型动作,如此,经过半切及折弯动作后,该产品料片30出现具有一尖角的折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6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绞车盘绳器
- 下一篇:可调节视角式游泳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