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电热水壶内胆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5745.3 | 申请日: | 2007-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梁荣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荣顺 |
主分类号: | A47J41/02 | 分类号: | A47J4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8329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电热 水壶 内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壶内胆的改进结构。
技术背景
现在市场上的电热水壶其内胆均为单层不保温形式,或者有一些带真空保温层的保温容器,但并不带电加热功能,需用电热壶或者其它加热形式将水烧开后,再置入保温容器内保温。
也有另一种容量较大的电热水壶,也许采用泡沫作为保温层,但保温效果也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电热水壶内胆。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电热水壶内胆,包括壶本体和底座组件,其壶本体,由内胆和外胆构成双层中空容腔;底座组件,设置有电加热装置。
上述改进的电热水壶内胆,其壶本体的双层中空容腔的中空部分呈抽真空的封闭结构;底盖组件也为空腔体,空腔部分呈抽真空的封闭结构。
上述改进的电热水壶内胆,其壶本体和底盖组件通过焊接固定为整体。
上述改进的电热水壶内胆,其壶本体和底盖组件通过固定装置紧固为一体。
上述改进的电热水壶内胆,其电热管通过固定件紧固在底座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将电热水壶与保温壶的功能有效结合在一起,具保温效果好、使用方便,同时具有易拆卸、易清洗的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壶本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壶本体与底座组件固定为一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壶本体活动固定于底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4倒置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所示,壶本体包括外胆1和内胆2。外胆1和内胆2构成双层中空容腔,本实施例采用氩弧焊连接,双层中空容腔通过抽气管3抽真空。
结合附图2所示,底盖组件由外底盖5和内底盖6构成空腔体,本实施例中外底盖5和内底盖6采用氩弧焊连接,空腔体通过抽气管4抽真空。其中7和11为电热管连接管,8和10为进出水孔,9为排气孔。
结合附图3所示,将电热管12与电热管连接管7和11连接并检测无渗,再将底盖组件与壶本体通过氩弧焊固接在一起,从而形成四周均为真空层的电热水壶内胆。
附图3实施例的结构优点是:
a)获得最大范围的真空保温层,将热量损失大大减少,达到节能的目的。
b)将壶本体和底盖组件分别抽取真空,工艺可行性好,可保证较高的成品合格率。
结合附图4所示,壶本体与底座组件为可拆式结构,底盖组件与壶本体通过密封圈14与螺钉15紧固,电热管12通过密封圈13及螺母16紧固在底座组件上,此结构除具有上述附图3结构的优点之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c)可更换配件。当电热管损坏时,可将底盖拆下,更换电热管。
d)方便清洗。将底盖拆开时,可对瓶胆内壁进行清洗。
结合附图5所示,附图5为附图4结构的倒置形式。本结构可以使电热水壶有不同的放置方式,以便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形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荣顺,未经梁荣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5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