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应式雾化喷射自动洗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4447.2 | 申请日: | 2007-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03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肖隆斌;朱晓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47K4/00 | 分类号: | A47K4/00;B05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媖 |
地址: | 5107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 雾化 喷射 自动 洗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洗装置,尤其是一种感应式雾化喷射自动洗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洗手装置都是通过水冲洗方式把手冲洗干净,这种洗手装置水流方向单一,需连续翻转双手方可把手冲洗干净,这种冲洗的方式使得洗后的双手残留的液滴颗粒比较大,需在风干机或采用抹布擦干,洗手比较费时,且冲洗不够干净,从环保和卫生的角度看,这种冲洗式的洗手装置,浪费水资源,污水排放量大,不利于环保,对于外科手术清洁洗手,需要一种快速清洗、清洁效果好的洗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清洗快速、干净、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的感应式雾化喷射自动洗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雾化自动洗手装置由封闭的外壳、旋转雾化喷头、感应开关和水过滤器组成,所述外壳设有可放进双手的开口,旋转雾化喷头设置在除与开口相对内壁的外壳内壁上,感应开关设置在外壳的内壁上。
所述的旋转雾化喷头个数范围为8~13
所述的外壳为方形,在外壳下内壁的四周设有环型的排水槽。
所述的外壳为柱形。
所述的外壳为球形。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洗手装置把传统的冲洗改成了雾洗,把液态水通过雾化喷头把液态水变成水雾,同时通过不同角度的旋转雾化喷头喷射出旋转水雾快速覆盖将要清洗的双手,封闭外壳将双手封闭在旋转雾化水区,可快速地把双手清洗干净;液态水变成水雾,液滴颗粒更小、冲力更大,使用的水量仅为冲洗式的3%~5%,大大节约了用水,减少污水的排放,达到环保的目的,且该装置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2。
图中:1外壳,11开口,2旋转雾化喷头,3感应开关,4排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式雾化喷射自动洗手装置由封闭的外壳1、旋转雾化喷头2、感应开关3和水过滤器组成,所述外壳1为缺少一面的空心长方体,该缺面为外壳的开口11,使用时开口11正对着使用者,旋转雾化喷头2设置在长方体外壳1左右两侧、上下内壁上,旋转雾化喷头2的个数为九个,感应开关3设置在外壳1的上内壁,在外壳1的下内壁的四周设有环型的排水槽4,雾化水经排水槽4排走,上述的旋转雾化喷头2包括有含有正旋或反旋射流孔的喷头座、锥形旋流器和喷头盖,锥形旋流器设置在喷头座的中心,喷头盖与喷头座配套连接,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旋流腔,压力水通过正旋或反旋射流孔时,在旋流腔内产生正向或反向的旋转,该锥形旋流器使旋流腔内高速旋转的水流产生加速的向外旋推力,经锥形旋流器和喷头盖之间的缝隙,由雾化喷口产生旋转雾化水喷出,喷出的水雾呈螺旋状正向或反向旋转。
使用时,将双手伸进封闭外壳1内,感应开关3感应到手启动,旋转雾化喷头2打开,外壳1内壁的旋转雾化喷头2向双手的周围喷射出雾化水,快速地将双手清洗干净,双手伸出封闭外壳外,感应开关关闭,旋转雾化喷头关闭。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外壳1为空心圆柱体,在圆柱体的侧壁设有足够放进双手的开口11,除正对该开口11的内侧壁及两个内端面均均匀设置有旋转雾化喷头2,在圆柱体的下内侧面自形成一直线型的排水槽,其它均同实施例1所述。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变型或改造,如外壳还可为空心球体或其它形状等,均认为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44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