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一体编织成形的弹性织带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3920.5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1/00 | 分类号: | D04C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62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绒毛 一体 编织 成形 弹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织带,尤其是一种一体化编织成形的弹性织带。
背景技术
弹性织带被广泛地应用于纺织行业及其它日常生活中,服装行业的应用尤为广泛。
弹性织带是内衣必不可少的配件。目前的织带要么整条带为厚绒毛,要么整条带为薄绒毛。厚绒毛织带的手感比较柔软舒服,不易引起皮肤过敏,但是由于带身较厚,增加车缝加工的难度,且缝接位比较粗糙;薄绒毛织带的缝接位比较平整,但是却失去了厚绒毛织带的柔软舒服手感,对于皮肤敏感的人容易引起皮肤过敏。
为了得到一条兼具厚绒毛织带和薄绒毛织带两者优点的织带,目前的做法是将两种织带通过车缝的方法缝接在一起,然而该方法存在如下缺点:工序繁琐,效率低,不利于自动化生产;因留有缝接位,导致整体不美观;缝接位使得穿着时容易引起皮肤敏感,使穿戴者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一体编织成形的弹性织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采用形成厚绒毛段的组织结构与形成薄绒毛段的组织结构,在同一条织带沿长度方向一体编织出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连续的织带。
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在同一条织带沿长度方向可交替变换,一体编织出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交替连续出现的织带。其中每段厚绒毛段或每段薄绒毛段的长度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为了美化织带,可在其上编织上花纹。
除了长度非固定外,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的厚度根据需要可分别进行调节。而且织带的开度、宽度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
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一体化编织形成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交替连续的织带,简化了后加工的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
2.该织带没有驳口或缝接位,保证了使用该织带时衣饰的整体美观性和穿着的舒适性;且厚绒毛段应用于胸围肩带的肩膀位,柔软舒适,不易发生过敏现象;薄绒毛段应用于车缝接驳位,缝接位比较平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织带的俯视图。
图2是本织带的主视图。
图3是厚绒毛段的组织图。
图4是薄绒毛段的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瑞士MULLERNFJM机型,采用形成厚绒毛段的组织结构与形成薄绒毛段的组织结构在同一条织带沿长度方向交替变换的织造方法,一体编织出厚绒毛段与薄绒毛段交替连续出现的织带。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1为厚绒毛段,2处为薄绒毛段,两者交替编织一体成形。
本实用新型厚绒毛段组织图如图3所示,薄绒毛段组织图如图4所示。其中“X”代表经线在两条纬线之上;“□”代表经线在两条纬线之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未经明新弹性织物(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针织机加油机的新型油路侦测装置
- 下一篇: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