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3913.5 | 申请日: | 2007-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08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池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座,尤指可收容钮扣电池的电池座。
【背景技术】
现有在大多数电子产品上都设有收容电池的电池座,以便能方便的更换电池,故电池座的设计趋势应该朝向方便地放置和取出电池的方向发展,而现有电池座一般都包括绝缘本体和收容在绝缘本体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其中,电池收容在绝缘本体内,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都与电池电性接触,而现有将电池放入绝缘本体内,都是以倾斜的方式放入绝缘本体内,具体可参见中国台湾第90117429号专利,但固定和取出电池的方式一般都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绝缘本体上设置卡块,再通过按压电池,使电池从绝缘本体内跳出,该种方式可参见中国第99217504号专利,如该专利的图8,当用手指按压电池8时,电池8一侧即由卡块15的下导斜面152滑出而成翘起状,即可顺势取出电池8;另一种方式是通过正极端子固定电池,再通过向外扳动正极端子,使电池从绝缘本体内跳出,该种方式可参见中国第200420118008号专利,如图5和图6所示,当欲取出电池40时,可将正极端子20的推动部22朝向第一端子座13方向扳动,此时位于电池40底部的负极端子30会提供一力将电池40由电池容置区11内推出,如此就可以将电池40取出。但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如下缺陷,上述两种方式都是固定在电池的边缘,而使电池收容固定在绝缘本体内,而取出时,只需要按压电池或搬动正极端子就可以轻易的将电池取出,而现有大多电子产品常因外界的原因而移动或产生碰撞,这样电池很容易的从电池座内跳出,从而影响电子产品的使用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电池座,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很好固定电池并能方便取出电池的电池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座,包括:一座体,座体内设有容设电池的容置空间;一正极端子及一负极端子,容设在座体内;其中,所述座体还设有位于容置空间上方的一按压部。
由于按压部位于电池容置空间的上方,该按压部不仅可以将电池固定在容置空间内部,而且当需要更换电池时,直接按压按压部,就可以很方便的将电池从容置空间内弹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座与电池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图1所示电池座与电池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电池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图3所示电池座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
图5为图3所示电池座的座体的单独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池座的座体在另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电池座在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电池座在A-A方向的途剖视图。
【具体实施模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电池座1,用于容设钮扣电池10,包括:一座体10,该座体10内设有容设钮扣电池的一容置空间11,一正极端子20与一负极端子30容设在座体10内。
如图3至图6,所述座体10设有相对的第一周壁12与第二周壁13,所述第一周壁12与第二周壁13之间设有相对的第一开口14与第二开口15。所述第一周壁12与第二周壁13的内壁还分别延伸设有一第一卡扣部121与一第二卡扣部131,所述卡扣部121、131的上下端都是斜面设计,所述第一卡扣部121与第二卡扣部131位于第一开口14的两端,且该卡扣部121、131用来卡扣在电池100的边缘,以将电池100收容固定在容置空间11内。所述第一周壁12与第二周壁13在彼此相对的方向延伸连接该第一周壁12与第二周壁13的一连接部16,该连接部16的上表面与第一周壁12与第二周壁13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该连接部16可压设在电池100的表面上,以防止电池100因外界的碰撞从容置空间11内弹出。所述连接部16的中间位置还延伸设有一按压部161,该按压部161朝向所述第二开口15的一侧,并位于容置空间11的上方,且该按压部161具有弹性,并能适当压设容设在容置空间11内的电池100,按压该按压部161,并使按压部161按压在电池100上,可使电池从容置空间11内弹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未经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39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输液监测报警器
- 下一篇:复合编织清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