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割枝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52601.2 | 申请日: | 200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7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 发明(设计)人: | 季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季诚华 | 
| 主分类号: | A01G3/08 | 分类号: | A01G3/08;A01D46/247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晓林 | 
| 地址: | 516001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割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于割取高处树枝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切割树枝、摘取果实的割枝器。
背景技术
现有方法中,为了割除高处树枝或摘取高处果实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工人直接攀到树上,利用刀砍或直接用手将树枝掰下;另一种是将一般带钩的镰刀或者弯刀固定于较长的手柄上,通过不停地切割树枝根部将树枝割掉。对于第一种方法,其缺点比较明显:需要工人攀爬到树上,对作业人员身体以及心理素质要求都较高,操作时极容易发生从树上坠落的事故,并且对于树枝端部的果实也摘取不到。这种方法不适合于工作量大的情况。对于第二种方法,现在较普遍采用,但是也存在不足之处:树枝割除后掉落时作业人员不能控制,割断的树枝容易挂在树上,影响树的修枝效果;当收割带有果实的树枝时,树枝上的果实坠地容易摔烂,造成损失,且割枝时有易造成主枝受伤的拉拽动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割除树枝方便快捷、并且能将割除的树枝卡住的割枝器。
根据上述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割枝器,包括割枝器主件,在主件上设有钩部,在钩部内设有刀刃,在主件钩部还安装有夹持树枝的弹性夹持组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上述的夹持组件包括安装于刀刃处的弹性件,在弹性件上设有倒勾。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弹性件包括并列设置的左弹片、右弹片,左、右弹片为弹性金属弯折而成的一体结构,倒勾设于左弹片或右弹片内侧,两弹片下端部张开呈利于树枝导入的八字型。在右弹片通过铆接固定于主件上,右弹片上端以及左弹片下端设有卡于主件中的卡脚,主件与卡脚对应位置开有用于卡脚相对主件滑动的槽道。
上述的刀刃分为左刀刃、右刀刃两块,分别通过螺丝呈八字型固定于钩部内,与左、右弹片下端位置对应。
割除树枝时,树枝从弹性件下方进入钩部,同时树枝与刀刃接触,沿刀刃滑入倒勾中,此时树枝已被刀刃割断或接近断裂,只需顺着倒勾的方向稍微用力即可将树枝在倒勾与弹性件的夹持下从树上取下。
很明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更加方便,切割更加快捷,并且安全可靠,即可作为果实如荔枝、龙眼、黄皮、柿子等采摘工具,也可作为日常园林维护工具,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主件正面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施例主件侧面视角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弹性件与倒勾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施例弹性件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施例倒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6所示,本实施例所揭示的方案主要包括主件1以及安装于主件1上的左、右刀刃11、弹性件2、倒勾3。
其中,主件1可为廉价的铁制品,一端为便于固定手柄的角铁形状,另一端设有一钩部,左、右刀刃11、弹性件2均安装于钩部位置。
左、右刀刃11为强度较大的刀具钢,通过螺丝安装于钩部两内侧,为可更换的消耗部件。切割树枝时,首先通过钩部将树枝钩住,然后用于拉动主件1,使树枝在左、右刀刃11上滑动进行切割,自一定程度后树枝即可掉落。
弹性件2包括并列设置的左弹片21、右弹片22,两弹片由弹性金属片弯折而成,在弯折处形成直径较大的圆弧状以增加弹性。左弹片21、右弹片22下端张开呈八字型结构,并与左、右刀刃11对应。倒勾3则安装于右弹片22内侧。右弹片22下端通过螺丝固定于主件1上,右弹片22上端以及左弹片21下端设有卡于主件1中的卡脚23,主件1与卡脚23对应位置开有用于卡脚23相对主件1滑动的槽道12。这种连接形式保证了左、右弹片21、22作弹性变形式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同时保证了弹性件2与主件1的牢固连接。
当左、右刀刃11切割树枝时,倒勾3以及弹性件2同时将树枝夹住,即使树枝被完全割断,仍然不会掉落,操作者可方便地将树枝慢慢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季诚华,未经季诚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6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镜头模块
- 下一篇: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