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封式煤气阀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52549.0 | 申请日: | 200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8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许俊城;陈锦赠;梁建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煤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00 | 分类号: | F16K11/00;F16K1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060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封式 煤气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封式的煤气阀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煤气的生产需经脱硫过程,脱硫是通过干箱中脱硫剂实现的,而煤气的阀门是调节煤气进出干箱状态的阀门。如现有的一种煤气三通阀门,包括带有一个煤气进口和两个煤气出口的阀体,该阀体内还设有阀杆和连接在阀杆端部的阀板,当阀杆向上提升时,阀板与上一个密封面密封,煤气进口就和其中一个煤气出口连通;而当阀杆向下压紧时,阀板与设在下面的密封面接触密封,煤气进口和另外一个煤气出口连通,这样通过阀杆的上提和下压实现煤气的换向,从而调节煤气进出干箱的状态。由于该阀采用阀板式密封,而通过的介质除煤气外,还有脱硫剂及焦油等腐蚀物质,造成运行后阀门存在以下缺陷:
(1)阀板与密封面接触密封时,金属的阀板表面受硫化氢腐蚀,而橡胶制成的密封面受焦油等杂质侵蚀老化,且杂质积聚,密封面不能严密接触,造成阀门内漏。由于阀门内漏,少量煤气未经脱硫箱窜到出口,严重影响脱硫效果,为了保证总出口硫化氢不超标,需要频频的更换脱硫剂,这样就增加了脱硫剂的使用成本,同时,由于阀门内漏,干箱换脱硫剂检修时,须在阀口加上盲板,而拆装盲板需要停止供气才能进行,这样不仅工作繁重,煤气泄漏污染环境,危机人身安全,而且影响正常生产;
(2)金属的阀盖与阀杆容易腐蚀生锈使其卡死,使得阀门无法正常使用;
(3)该阀门流通面积小,且阀腔容易积聚脱硫剂及煤焦油等杂质,煤气流通阻力大,煤气流通慢,成为高峰期供气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密封严密、阻力小、结构简单和操作方便的液封式煤气阀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封式煤气阀门,包括带有煤气进口和若干煤气出口的阀体,以及设置在阀体内的若干个两两相互连通的腔体,在每两个相互连通的腔体间设有隔板,每个被隔板隔开的腔体上均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
上述每个腔体上还设有溢流口。
上述阀体内设有的腔体为两个,该阀体为三个筒体分别在其侧壁处相互连通而成,在其中一个筒体内直立的设置有一块隔板,将该相互连通的腔体分隔成两个U型腔体。
上述阀体内设有的腔体为三个,该阀体为四个筒体分别在其侧壁处相互连通而成,在其中的两个筒体内分别直立的设置有一块隔板,该两块隔板将相互连通的腔体分隔为三个U型腔体。
上述溢流口的高度低于直立设置的隔板高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体静压力实现密封,当液体静压力大于煤气压力时,就可以预防了煤气的窜气问题,并且避免了密封面的腐蚀和杂质积聚问题,阀门密封紧密,不会发生泄漏,同时大大提高脱硫效果,延长脱硫剂寿命;
(2)本实用新型增加了阀体煤气的流通面积,杂质随液体排走不会积聚阀腔,使阀门阻力大大下降,从而排除高峰供气隐患,确保高峰期安全供气,同时,能节省排送所耗电能;
(3)本实用新型使用带有U型腔体的阀体,液体的密封性好;
(4)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体来密封,克服了现有阀门的阀杆锈蚀卡死而不能操作的问题,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煤气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面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中B-B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C剖面图;
图8是图6中D-D剖面图;
图9是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现有技术煤气三通阀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带有一个煤气进口20和两个煤气出口21、22的阀体,该阀体内还设有阀杆和连接在阀杆端部的阀板,当阀杆向上提升时,阀板与上一个密封面23密封,将其中一个煤气出口21隔断,这样煤气进口20就和另外一个煤气出口22连通;而当阀杆向下压紧时,阀板与设在下面的密封面24接触密封,将煤气的另一个煤气出口22隔断,煤气进口20和煤气出口21连通,这样通过阀杆的上提和下压实现煤气的换向。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煤气公司,未经广州市煤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54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磁炉用的陶器容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混合液回流的气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