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枢纽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2356.5 | 申请日: | 200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41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2 |
发明(设计)人: | 钱至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0 | 分类号: | F16C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455***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枢纽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旋转定位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08611号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铰链装置700。请参阅图9,该旋转式铰链装置700包括盖体、枢轴71、弹性圈73、止动件74、钢珠75、转盘76及扣环78,而盖体又分为上盖体77与下盖体72。其中,止动件74具有底盘741,该底盘741向上凸伸出一止动盘742,止动盘742向外凸伸形成一连接在底盘741上的止动块743。底盘741、止动盘742及止动块743之间形成一滑轨744。转盘76置于止动件74上,转盘76的外圆形成一抵接块761。转盘76转动时,下盖体72、枢轴71及止动件74均不动,抵接块761在止动件74的滑轨744上滑行,直至抵靠止动块743而停止转动。通过止动件74与转盘76的配合,该旋转式铰链装置700可以在一固定的角度范围内旋转,并且只要更换具有不同的中心角β的转盘76即可使旋转式铰链装置700满足不同旋转范围的要求。请参阅图10,当要求该旋转式铰链装置700在0°到360°实现任一角度范围内旋转时,需将转盘76分为第一转盘762及第二转盘763方可实现。
然而上述旋转式铰链装置700结构较为复杂,元件较多,且为实现360°旋转,还需要将其中的一个元件分拆成两部分,导致结构复杂、厚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在360°或者略大于360°的范围内旋转的结构简单、整体厚度小的枢纽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枢纽器包括基座、上盖板、弹性垫圈及卡持装置。其中,基座具有一底板、一设设置在底板中部并向上延伸的中心轴体和一枢接在底板上的止挡块,底板在止挡块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限位沿与第二限位沿,中心轴体上开设有一基座中心孔。上盖板枢接在中心轴体上,该上盖板具有一可推抵止挡块靠在第一限位沿或第二限位沿上的凸块。弹性垫圈设置在基座和上盖板之间,卡持装置卡持在中心轴体上并抵压上盖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枢纽器通过上盖板上的凸块与可摆动的止挡块配合使上盖板可相对于基座在360°或者略大于360°的范围内旋转,同时避免了上盖板旋转过度导致穿过枢纽器的导线损坏,另外该枢纽器还具有结构简单,降低枢纽器整体厚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枢纽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枢纽器的基座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枢纽器的上盖板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枢纽器的上盖板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枢纽器的上盖板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停止机构处在第一限位位置的透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停止机构处在第二限位位置的透视图;
图9为现有旋转式铰链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10为现有旋转式铰链装置的转盘的立体分解图。
本实用新型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枢纽器 100 基座 1
底板 11 第一凹槽 111
第二凹槽 112 螺丝孔 113
限位槽 114 第一限位沿 1141
第二限位沿 1142 圆孔 115
中心轴体 12 基座中心孔 121
侧面 122 卡持部 123
卡持槽 124 止挡块 13
第一止挡面 131 第二止挡面 132
销钉 14 弹性垫圈 2
定位垫圈 3 垫圈中心孔 31
收容槽 32 定位球体 4
上盖板 5 上盖板中心孔 51
固定孔 52 第三凹槽 5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23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胶按键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利用弹性辅助密封的可移动阀座旋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