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跑马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1841.0 | 申请日: | 200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48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樊邦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31/00 | 分类号: | F21V31/00;F21V27/00;F21V23/00;F21W121/00;F21W13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728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跑马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涉及一种防水跑马灯与电导线电连接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跑马灯是一种主要安装于高楼,用于显示楼宇轮廓的装饰灯,由于该灯一般用于室外,故其防水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参考图1、图2和图3,它主要包括导线5,灯泡4,防水胶圈3,灯壳2和底座1;灯壳2底部设置有顶针21,顶针21与灯壳2内的触电端子24相连,灯泡4安装在灯壳2上,其灯脚411与灯壳2内的触电端子24电连接,防水胶3设置于灯泡4与灯壳2之间,防止雨水从灯泡4与灯壳2之间的缝隙渗入,底座1与灯壳2底部固紧,导线5从灯壳2与底座1间穿过并被底座1与灯壳2夹紧,灯壳2底部的顶针21刺穿导线5的绝缘皮,与导线5电接触。现有技术中,灯壳2底部为一平面,顶针21外围置有一环状突起23,由于灯壳2与底座1之间压紧力的作用,顶针21刺入导线5绝缘皮的同时,该环状突起23会压紧在导线5的绝缘皮上包围顶针21与导线5的电接触点,防止雨水渗入,发生漏电的危险。
但是实践证明,这种防水密封方式并不可靠,原因是,所述环状突起23的端面(即与导线绝缘皮接触的面)是平的,而导线5一般是圆柱状的,平的环状突起23端面压在一圆柱状的导线5上,如果是刚性接触,那么环状突起23端面会近与导线5的最高点接触,而沿最高点以下的导线5的侧面不会与环状突起23端面接触,留下一段间隙,不能起到密封作用;虽然实际上导线5绝缘皮会产生弹性变形,环状突起23端面可能在接触到圆柱状导线5绝缘皮的最高点后,继续深入将绝缘皮压扁,进而接触到最高点以下的导线5绝缘皮则面,但是,这时,环状突起23端面的受力是不均匀的,与导线5绝缘皮最高点的作用力是最大的,沿最高点往下的侧面受力依次减小,这样,要么会造成导线5侧面的防水密封不可靠,要么是将灯壳2与灯座1之间的压紧力增大才等保证防水良好,前者固然不好,后者又会导致制造成增加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原有夹紧力的基础上,防性能更好的跑马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一种防水跑马灯,包括灯壳,从灯壳底部伸出的顶针,安装于灯壳上的灯泡,安装于灯壳底部的底座和夹装在底座与灯壳之间的导线,其所述灯壳的底部设置有线槽,线槽的内凹面与导线的外形相匹配,所述顶针从所述线槽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灯壳的底部设置有线槽,线槽的内凹面与导线的外形相匹配,所述顶针从所述线槽伸出,所以在导线置入线槽后,在底座与灯壳夹紧力的作用下,顶针刺穿导线的绝缘皮与导线电接触,这时,导线与线槽内凹面接触,因为两者的是相匹配的,与现有技术中平板的灯壳底部相比,导线与线槽的接触面比较大,受力就比较均匀,配合更紧密,能更有效的防止雨水渗入,保护顶针与导线的电接触点。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改进:
所述导线与线槽过盈配合,这样,密封效果就更好。
所述的导线为圆柱状,所述线槽的内凹面为与之匹配的圆弧状,因为通用的导线一般为圆柱状的,所以选用通用的导线成本就比较低,且内凹面为圆弧状的线槽加工更方便,更能降低制造成本。
在所述线槽内,绕所述顶针围置有环状突起,这样,就可以为防水密封设置第二层屏障,取得更好得防水效果。
所述环状突起的顶端为与所述导线的外形相匹配的内凹圆弧状,这样就可以使得环状突起的顶端与导线的接触面受力更均匀,密封性更好,防水效果更好。
所述环状突起的顶端与导线为线接触,这样,密封性更好,防水效果更好。
所述底座内对应设置有与所述导线的外形相匹配的线槽,这样,更有利于导线的安装固定,并能起到增强防水效果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鹤山丽得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自动炒菜的电磁炉
- 下一篇:推拿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