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橡胶预制式电缆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0720051720.6 | 申请日: | 2007-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33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 发明(设计)人: | 雷伟伦;简詠良;孔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简詠良;孔奇 |
| 主分类号: | H02G15/02 | 分类号: | H02G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65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橡胶 预制 电缆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硅橡胶预制式电缆终端,特别适用于66kV及以上的高压电缆。
背景技术
传统的预制型电缆终端的内绝缘采用预制应力锥控制电场,外绝缘是瓷套管(或环氧树脂套管)。套管与应力锥之间一般都充以硅油或者聚丁烯、聚异丁烯之类的绝缘油。出厂时,制造厂提供的是橡胶预制应力锥、瓷套、绝缘油等零部件,在现场安装时再装配成终端。传统式的预制型电缆终端自身重量较重,安装工艺要求高、安装工序复杂。随着硅橡胶在电气绝缘领域成功的使用,人们开始把硅橡胶的应用拓展到电缆终端的外绝缘领域。市场上现有的硅橡胶电缆终端主要有两种形式:分段式和全预制式。分段式电缆终端的应力锥部分与附带伞裙绝缘套结合部无伞裙遮挡,终端分段套接处密封效果差;易积污秽物,在潮湿状况或雨中极易产生电缆终端的闪络故障。全预制式的电缆终端是集应力锥、伞裙和绝缘层于一体,应力锥整体均在绝缘体内部,密封效果和泄漏电流释放效果不理想,影响线路的长期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的一种高压电缆硅橡胶整体预制型电缆终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下部具有一应力锥,应力锥的上部和电缆沿轴向密闭环绕在硅橡胶绝缘体的内侧成一体结构;应力锥的下部外露在硅橡胶绝缘体的下端部,并与集流环和尾管部件相连接;硅橡胶绝缘体外表面沿轴向排列大小相间的伞群。
所述的应力锥与金属集流环直接连接;应力锥与外表面呈大小相间排列伞群的硅橡胶绝缘体是一体化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应力锥结构,大大改善了硅橡胶绝缘体的电场分布,而且该终端尾部用集流环和尾管部件来增强密封防水性能和释放电流,使用中更安全可靠,而且结构简单、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提高了产品长期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电缆端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接线端子 2电缆导体 3屏蔽罩 4硅橡胶绝缘体 5电缆 6应力锥 7金属集流环 8尾管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附图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硅橡胶预制式电缆终端,由接线端子1、屏蔽罩3、硅橡胶绝缘体4、应力锥6组成。接线端子1压接在电缆导体2上,屏蔽罩3固定在硅橡胶绝缘体4的上端部;下部具有一应力锥6,应力锥6的上部和电缆5沿轴向密闭环绕在硅橡胶绝缘体4的内侧成一体结构,从而起到均匀电场的作用,应力锥6的下部外露在绝缘体4的下端部,并与金属集流环7和尾管部件8相连接;绝缘体4外表面沿轴向排列大小相间的伞群,可减少污秽物的沉积,并提高电缆终端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所述的硅橡胶预制式电缆终端,应力锥6与金属集流环7直接连接以便释放感应电流,并增强电缆终端密封防水性能;应力锥6与外表面呈大小相间排列伞群的绝缘体4是一体化结构,方便安装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简詠良;孔奇,未经广州高力电缆附件有限公司;简詠良;孔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17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信增值业务交换机
- 下一篇:渣分离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