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魔力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812.2 | 申请日: | 2007-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02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瑞强 |
主分类号: | A63H33/00 | 分类号: | A63H33/00;A63H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澄联 |
地址: | 515638广东省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魔力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添活动气氛的魔力棒。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演唱会和其他形式的娱乐活动举办的次数越来越多,为了增添气氛,人们常常挥舞着带有各种颜色和图案的彩色棒和闪光棒等,这些棒一般都为中空充气的长圆形密封塑料棒,比较粗大,运输和携带不方便,也有一种设置有充气孔的魔力棒,未充气时呈塑料条状,可折叠起来进行包装运输和携带,当使用时通过充气孔朝里吹气,即可使魔力棒胀起,但这种需用嘴吹气的魔力棒不卫生也不方便,且需设置充气孔,制造工艺较繁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运输和携带,使用方便卫生的魔力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魔力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为密封棒体,密封棒体内装有反应剂和密封袋,密封袋内装有反应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魔力棒在未使用时干瘪,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携带,使用时通过外力使密封袋破裂而使反应剂在反应液中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充气,充气方便卫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棒体,2、反应剂,3、密封袋,4、反应液,5、响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魔力棒,包括密封棒体1,密封棒体1内装有反应剂2和密封袋3,密封袋3内装有反应液4,所述反应剂2为粉末状小苏打(NaHCO3),所述反应液4为柠檬酸溶液,棒体1外表面贴有涂了夜光墨的不干胶,可在夜晚发光。未使用时,魔力棒呈扁的密封塑料条带状,可折叠起来方便运输和携带,使用时,挤破棒体1内的密封袋3,密封袋3内的柠檬酸溶液流入棒体1,与小苏打(NaHCO3)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将魔力棒充起。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魔力棒,包括密封棒体1,密封棒体1内装有反应剂2和密封袋3,密封袋3内装有反应液4,所述反应剂2为粉末状小苏打(NaHCO3),所述反应液4为柠檬酸溶液,棒体1内设置有响铃5,棒体1外表面具有夜光墨印制的图案,可在夜晚发光。未使用时,魔力棒呈扁的密封塑料条带状,可折叠起来方便运输和携带,使用时,挤破棒体1内的密封袋3,密封袋3内的柠檬酸溶液流入棒体1,与小苏打(NaHCO3)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将魔力棒充起,挥动魔力棒,响铃5随之响动,增添乐趣。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魔力棒,包括密封棒体1,密封棒体1内装有反应剂2和密封袋3,密封袋3内装有反应液4,所述反应剂2为粉末状小苏打(NaHCO3),所述反应液4为柠檬酸溶液,棒体1一端设置有一隔离空间,隔离空间内设置有响铃5,棒体1外表面贴有涂了夜光墨的不干胶,可在夜晚发光。未使用时,魔力棒呈扁的密封塑料条带状,可折叠起来方便运输和携带,使用时,挤破棒体1内的密封袋3,密封袋3内的柠檬酸溶液流入棒体1,与小苏打(NaHCO3)发生反应,生成CO2气体将魔力棒充起,挥动魔力棒,响铃5随之响动,且响铃5不会与反应剂2和反应液4混在一起,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瑞强,未经黄瑞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