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以用在包缝机或剪线机上的消音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50653.6 | 申请日: | 200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2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谢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百川汇盈精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81/00 | 分类号: | D05B81/00;D05B65/0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包缝机 剪线机上 消音器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以用在包缝机或剪线机上的消音器。
2、背景技术:
传统制衣行业使用包缝机在缝制衣服过程中,通常配置剪刀进行人工剪线,这样一来使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麻烦,剪线不彻底,影响产品质量。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的包缝机,在包缝机机头部件上安装有用于剪线的切刀,在切刀的一侧设置有吸风管,吸风管与吸线装置(即是吸尘装置)连接,在缝制衣物过程中如果需要切断线头,可以通过包缝机脚踏板控制气动开关,使线头被吸入到吸风管,然后包缝机机头部件上的切刀切断线头然后排走。但这种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吸风管内的气流量较大,产生的吸力和噪音也较大,往往不但将线头吸入,有时还将布料吸入,导致损坏衣物,而且长期工作在噪音较大环境对工人听觉产生一定影响。吸风管内的气流不可控制所需大小,不适应不同吸力要求。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一种可以用在包缝机或剪线机上的消音器,它可以降低包缝机机头部件或剪线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保护工人听觉,它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包缝机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以用在包缝机或剪线机上的消音器,它包括内气管、中间套管、外套管和消音材料,内气管一端设置进气口,另一端设置出气口,内气管外面套有中间套管,中间套管外表面凸出若干块挡板,在相邻两挡板之间至少形成一个膨胀空腔,消音材料填充到膨胀空腔里面,中间套管外面套有外套管,外套管将膨胀空腔顶部密封起来,内气管和中间套管开有多个气孔,气孔与膨胀空腔所处的轴向位置对应,膨胀空腔通过气孔与内气管里面的气道连通。该消音器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加工容易,成本较低,消音效果好,有效保护工人听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在其中相邻两挡板之间还形成调压室,消音材料填充到里面调压室里面,外套管将调压室顶部密封起来,外套管上开有泄气孔,泄气孔与调压室的轴向位置相对应,内气管和中间套管开有放气孔,放气孔与泄气孔的轴向位置相对应。当包缝机的机头部件的吸风管内气压过犬时,通过转动外套管、中间套管,使部分气流从放气孔到调压室,由调压室经泄气孔排出,从而降低吸风管内气压,以免衣物被吸入吸风管导致被切刀剪坏,有效保护衣物,因此,它又可调节气流大小,效果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内气管上设置定位挡肩,定位挡肩挡住中间套管、外套管的一端,可以方便定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改进,内气管两端都设置有螺纹,方便与进气管和排气管连接。
上述所述的包缝机包括包缝机机头部件,在包缝机机头部件上安装有用于剪线的切刀,在切刀的一侧设置有吸风管,吸风管尾部连接内气管一端设置进气口。
4、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包缝机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音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封闭放气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间套管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内气管主视图;
图8是图7的B-B剖视图;
图9是图8的C-C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管的主视图;
图11是图10的D-D剖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包缝机包括包缝机机头部件1,在包缝机机头部件1上安装有用于剪线的切刀2,在切刀2的一侧设置有吸风管3,吸风管3尾部通过一透明管道18连接有消音器17一端,消音器17另一端通过一透明管道18连接吸尘装置19,利用吸尘装置19产生的吸力使气流从吸风管3的一端进入,经过消音器17消音后进入吸尘装置19。
如图2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消音器17的结构如下:它包括内气管4、中间套管5、外套管6和消音材料7,内气管4一端连接进气管,另一端连接出气管,内气管4外面套有中间套管5,中间套管5外表面凸出若干块挡板8,在相邻两挡板8之间至少形成一个膨胀空腔9,消音材料7填充到膨胀空腔9里面,中间套管5外面套有外套管6,外套管6将膨胀空腔9顶部密封起来,内气管4和中间套管5开有多个气孔10,气孔10与膨胀空腔9所处的轴向位置对应,膨胀空腔9通过气孔10与内气管4里面的气道1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百川汇盈精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百川汇盈精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506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